闲话中隐 :闲话
《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每当提起白居易,人们自然就会联想到他的传世佳作, 诗中那些脍炙人口的句子人们更是耳熟能详, 因此,他也被后世贴上了现实主义诗人的标签。 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却这超然世外,甘于吉
1
且安的隐居生活,自封香山居士,终日以诗、酒、禅、琴及山水自娱。在河南洛
阳的龙门石窟对面的东山, 现在还留有白居易当年隐居的遗迹——白园, 那里山峦叠嶂,峰回路转,流水淙淙,绿竹森森,与龙门石窟隔伊水相望,既有清幽的环境,又得山水之灵气,真是个养生、养心、养性的好去处,难怪白老夫子愿意
终老于此。不过,文学史上对他后期创作的诗却颇有微词, 不少文学批评家认为
他晚年的诗风过于闲适和消极, 脱离了当时的现实生活。 平心而论,如果我们摘
下白居易头上某某诗人的桂冠, 仅仅从一个普通文人角度来看, 他的后半生能够
做到掩关高卧、洁身自好,甘于平淡的隐居生活,而没有卷入晚唐的政治纷争,
虽然最终未能兼济天下, 总算还是做到了独善其身, 践行了做个中隐之士的诺言。
其实,在白老夫子之前五百多年, 历史上还有一个名头不小的中隐, 他便是西晋的潘岳,也就是传说中的资深帅哥潘安。 50 岁那年,少年得志的潘岳在经历了二十余年宦海沉浮后决定退隐,写下了著名的《闲居赋》 。他在洛水边上购置房地产,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樆,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蔼,灵
果参差。环境优美自不必说,生活也过得优哉游哉,浮杯乐饮,绿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他。结尾处潘岳并不掩饰自己的高韬出世的隐逸情怀:退求已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而奚拟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虽然,曾有著名学者批评潘岳这篇辞赋太过矫情,但是,在西晋那个政治险恶、风云诡谲的年代,对
于一个饱经仕途挫折的古代文人来说, 能够有这样的思想自觉也已经足够了, 我们后人又何必苛责于他呢!
时至今日,虽然社会在不断进步, 文明程度在不断提升, 但人们却越来越觉得身心疲惫, 一方面,我们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 每个人在经历了红尘中的颠沛流离之后,总想给自己伤痕累累的心找到一个宁静的归宿; 同时,却又无法抵御身外之物的诱惑,像穿上了被诅咒的红舞鞋,一直不停地旋转,直到生命尽头。
从商的自不必说, 当你的资产有了百万就会想千万, 有了千万又想过亿, 资产过亿还想跻身世界×百强, 逐利之路永无止境; 从政的当然是奔着官位去的, 从小科员开始,科级、处级、厅级、部级,总是一山望着一山高,不知不觉中踏上了
攀登欲望之峰的不归路; 从文的虽然表面上是奔着名而去的, 但名利双收是文人的最高梦想, 为了使自己能卖出好价钱, 文人们往往使出浑身解数, 甚至不惜撕
2
破面皮,斯文扫地。司马迁早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人们劳心费神、奔波忙碌,寝食难安、心力交瘁,无非就是为了一个利字,心里放不下的也就是这个利字。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你不去追求过于奢侈的生活,
目前的正常收入足以保障我们的基本生活, 做个中隐绰绰有余, 就像白
闲话中隐-闲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