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沙中心镇总体规划(2005-2020)-说明书前 言平沙镇位于珠海市西部,其原为来自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的归侨和侨眷组建的华侨农场,1990 年设管理区,2000 年撤区设镇。2003年5月9日平沙镇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成为273 个中心镇之一,也是珠海市的4 个中心镇之一(其余3 镇为白蕉、斗门、红旗)。平沙的规划历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早在 1990年平沙设立管理区这初,为顺应珠海市委、市政府西部经济开发的策略,平沙管理区城建办组织编制了《平沙管理区总体规划1990-2020》。该规划是在原在农场基地基础上开展的,规划确定平沙管理区性质为:用好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和华侨政策,发挥地理优势,结合本区特点,以农业为基础,以国际型进出口为导向,以工业重点,以温泉旅游业带动第三产业的工农商贸综合发展的,具有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珠海市卫星城。可见,当时的平沙是在、二、三产业同步发展的卫星城镇,以此带来了城市“一区两片”的布局模式,即中心、莲湾片、温泉片围绕中部大面积的农田,中心区是一个综合区,包括工业、仓储、生活、公共服务用地等;莲湾片主要为工业、仓储用地;温泉片主要发展旅游业。在平沙管理区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平沙开始形成了中心镇区、温泉片、莲湾片组团式布局结构模式。此后,随着发展大港口,带动大工业,以工业带动促进大经济,大经济带来大繁荣战略的实现,提出了西区以港口为中心,以能源、石化冶炼等大型重工业发展为主导,珠海市政府组织编制了“平沙雷蛛工业区总体规划”,此次规划体现了“大港口、大工业、大城市、大格局”的设想,完全改变了平沙的定位,城市是以二类、三类工业为主的城市,原来平沙管理区总规中农业用地全部划为城市建设用地,城市为沿水(平塘冲、崖门水道)向南发展。由于珠海港口的建设没有达到预期的速度,使得雷蛛工业区的规划也只能停留在纸上。党“十五大”提出要“搞好小城镇规划建设”以来,“小城镇,大战略”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的共识,小城镇建设也越来越成为各地城镇建设的中心任务之一。为推动城镇- 1 - 平沙中心镇总体规划(2005-2020)-说明书发展,在2000 年设镇之时,平沙镇政府组织编制了“中心区分区规划(修编2000-2010)”在90 年版平沙管理区总规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心区东西两翼发展工业、中间为居住和服务的空间形式。 2003年珠海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工业西进、城市西拓”的发展战略,平沙由于珠海市行政区划的变动使其在珠海市西部的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面对新的发展思路、发展环境,平沙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成了摆在平沙镇镇政府面前的首要问题。近几年来,以平沙工业区、连湾游艇工业区的建设为中心的“园镇互动,强镇富民”战略的实施,以及珠海海洋温泉度假区的启动,为平沙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城镇建设拉开新的篇章,城镇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随之而来的规划问题也显现出来。为此,2003 年底平沙镇政府组织编制了“平沙莲湾工业区的发展建设规划”,在游艇产业发展设想的基础上,编制一个以工业用地为主的片区规划,以指导工业项目的定点。《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准实施,对珠海市域范围内的城镇空间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平沙城镇的定位、发展方向等需要进行新的思考,为此平沙镇急需拟定一个新的规划,作为城镇建设发展的指引。受平沙镇政府委托,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承担了《平沙中心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由于除珠海市城市总体规划外,珠海市西部地区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综合规划,落实珠海总规的目标和战略措施,提出西部城镇的分工协作、产业定位与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协调、环境保护等宏观设想或具体安排,使得平沙镇的城镇功能定位、规模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为此根据平沙镇土地开发建设的具体情况,结合城镇经济发展现状,本规划需要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1、积极整合土地资源,为全镇的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引导; - 2 - 平沙中心镇总体规划(2005-2020)-说明书- 3 - 2、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3、充分发挥本地资源特色,保护土地和生态环境,保障城镇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为适应国家中心镇发展建设的要求,经过近一年时间的研究,广东省建设厅于2003 年11 月下发了《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中心镇规划指引(GDPG-005)》,对中心镇在规划体系、成果内容和实施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此后,《金湾区整合规划与研究》的编制完成也为平沙中心镇总规编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04年11 月珠海市金湾区政府组织了市、区、镇有关部门的领导、代表和专家讨论后,该规划初步方案获得通过。此后,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项目组又多次与平沙镇有关部门和领导就总规中需要深入研究与完善的内容进行交流、协商,并根据讨论会的纪要,对《平沙中心镇总体规划(20
平沙中心镇总体规划(200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