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宋王安石变法1PPT.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王安石变法
第 4 课
课标要求:

,评价其历史作用。
“三冗”的形成
北宋初宋太祖为了加
强中央集权,采取了“收
精兵、削实权、制钱谷”
等一系列措施,最终改变
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
的分裂局面。但北宋中期
后,这些措施的负面影响
逐渐显露出来,形成了冗
官、冗兵、冗费的所谓
“三冗”问题。
宋太祖赵匡胤
措施
措施
措施
措施
增设官
僚机构
扩充军队
养兵养官
战争赔款
分散军权
冗官
冗兵
冗费
军队战斗力弱
战辽西夏多败
积贫
局面
积弱
局面
一、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什么措施导致什么现象形成什么局面?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
——欧阳修
材料说明了北宋中期面临怎样的局面?这一状况的根源在那里?
积贫积弱的局面,根源在于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造成的。
想一想:如果你是王安石你会从什么地方入手来变法?
富国
积贫
变法核心
积弱
强兵
范仲淹(989一1052)
“庆历新政”
严重的社会危机使得不少“以天下为己任”的大臣,纷纷上书朝廷,要求革新政治。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年),大臣范仲淹等人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为仁宗所接受,遂推行新政,这就是“庆历新政”。但是新政触犯了官僚贵族们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激烈反对。庆历五年(1045年)初,范仲淹等人被相继排挤出中央政府,新政宣告夭折。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恤,祖宗之法不足守。”
——王安石“变法精神”
“变革天下之弊法”
——王安石《言事书》
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三不足”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运动的。
贱子昔在野,心哀此黔首。
丰年不饱食,水旱尚何有?
虽无剽盗起,万一且不久。
特愁吏之为,十室灾八九。
——王安石《感事》
1、理财(富国)措施
①青苗法:政府在青黄不接时向农民提供低息贷借(钱或粮食)
③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
二、变法的内容——
②免役法:政府征收免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A. 积极: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阶级矛盾;同时增加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强制借贷,利息较高,实质是政府放高利贷,引起社会不满.
A. 积极:出钱代役保证农民生产时间,保障农业生产发展,并增力政府收入
B. 最具争议:农民负担依然沉重,地主官僚强烈反对。
积极:水利工程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促进了
农业生产的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⑥均输法:政府采购物资实行就近采购,节省货款等原则
④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收税
积极:一定程度抑制兼并, 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⑤市易法:设市易务,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以稳定市场
积极:打破了大商人对市场的垄断;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1、理财(富国)措施
二、变法的内容——
1、“变法在抑制土地兼并,保障农业生产,增加政府收入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一定程度改变积贫局面;
2、但也存在局限,具有较大争议。新法实施中出现危害百姓现象。
评价:

北宋王安石变法1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unde112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