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
*
现在学习的是第一页,共47页
第一节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页,共47页
在机体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能摄取、加工及处理抗原,接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桥梁;
,淋巴系DC通过分泌高水平Ⅰ型干扰素主要参与抗病毒固有免疫;
,而成熟DC抗原提呈功能强。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七页,共47页
2、单核-巨噬细胞
单核-巨噬细胞指单核细胞和由其分化而来的具有活跃吞噬和防御功能的细胞。
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monocyte, MC)和组织中的巨噬细胞(macrophage, Mφ)
Mφ是体内功能最为活跃的细胞之一。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八页,共47页
单 核 巨 噬 细 胞
单核细胞体积较大,蹄状核(左,普通光镜)
胞浆颗粒明显(中,透射电镜)
腹腔巨噬细胞粘附于玻璃表面(右,扫描电镜)
现在学习的是第十九页,共47页
*
骨 髓
血 液
组 织
多能干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结缔组织:组织细胞
肺:肺泡巨噬细胞
肝:枯否氏细胞
脾与淋巴结:游走与固定巨噬细胞
浆膜腔:胸、腹腔巨噬细胞
神经组织:小胶质细胞
骨:破骨细胞
关节:滑膜A型细胞
髓样干细胞
单核母细胞
前单核细胞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页,共47页
生物学特征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迁移性,通过吞噬,吞饮和受体介导的方式将颗粒或液体摄入胞内,发挥杀伤作用或对抗原进行加工处理,形成抗原肽-MHC分子表达在细胞表面,提呈给T细胞识别,诱导特异性免疫应答。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较强的黏附玻璃或塑料的特性,可以进行巨噬细胞的分离和纯化。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一页,共47页
(1)表面标志
补体受体:CR1、CR2、CR3
IgG Fc受体:FcR
细胞因子受体:IL-1R, IL-2R,IFN-R
模式识别受体PRR:甘露糖受体,Toll样受体
MHC I/MHCⅡ类分子
黏附分子:LFA-1,ICAM-1
协同刺激分子:B7,CD40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二页,共47页
(2) 产生多种酶及活性物质
细胞因子:IL-6,12,TNF-α,IFN-γ
补体成分:C1-5,B因子
凝血因子:凝血因子Ⅴ、Ⅶ、Ⅸ、Ⅹ和凝血酶原
反应性氧中间产物:NO
前列腺素
白三烯
血小板活化因子
溶酶体酶
溶菌酶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三页,共47页
主要生物学作用
①吞噬和杀伤作用:具免疫防御,监视和自稳作用,通过ADCC、调理及直接等方式吞噬杀伤病原体或体内突变、衰老的细胞。
②提呈Ag,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③分泌细胞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④其它:参与炎症,止血,组织修复等。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四页,共47页
3.B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可通过BCR摄取抗原,由于抗原与受体特异性结合,所以其摄取Ag的效率很高,在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
B淋巴细胞发挥抗原提呈作用,尤其在低浓度Ag时,能浓集Ag并使之内化。
B淋巴细胞通过抗原肽-MHCⅡ类分子复合体有效的将抗原提呈给CD4+Th细胞,受到刺激后才表达B7分子,协同抗原的提呈。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五页,共47页
4、兼职抗原提呈细胞
通常情况下不表达MHC-II分子,但在炎症或某些活性分子刺激后,可表达MHC-II类分子,并能处理和提呈抗原的细胞被称为兼职APC。
主要包括血管内皮细胞、各种上皮细胞和间质细胞、皮肤的成纤维细胞等。
兼职APC可能参与炎症反应或某些自身免疫病。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六页,共47页
第二节抗原的处理和提呈Antigen Processing & Presentation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七页,共47页
抗原提呈
指抗原提呈细胞将Ag加工处理、降解为多肽片段,并与MHC分子结合为多肽-MHC分子复合物,而转移至细胞表面,并与T细胞表面的TCR结合,从而将Ag信息提呈给T淋巴细胞的全过程。
抗原提呈细胞
(a)内化抗原
抗原
(b)处理抗原
(c)经处理的抗原肽与MHC分子结合后表达于APC表面
T
T细胞识别复合物
现在学习的是第二十八页,共47页
1、抗原的摄取
抗原分类:
外源性抗原(exogenous antigen):来源于APC外的抗原,如被
抗原提呈细胞与抗原提呈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