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开展程度和已有的知识经历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机,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根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历,让课堂数学数6、12、18、24、30……
师:请找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几?
生:找不出最大的,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最小的是6。
师:说得真好。2和3的公倍数中6最小,我们称它是2和3的最小公倍数。(接上面板书前填写“最小”)2和3的公倍数很多,而且不可能有一个最大的公倍数,所以研究两个数的公倍数的问题一般只研究最小公倍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有关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知识。
(精品文档请下载)
这里,老师从学生最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一下子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报数,并请符合条件的学生“站起来”这一动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上面这些所作所为都是学生经常玩的游戏,老师把生活实际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活泼起来。他们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站两次,为什么会站两次?老师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在宽松、民主、自由的气氛中,学生把抽象的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一下形象化了,不仅使学生理解知识,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
过去的课堂教学评价注重老师教的过程,如今重视学生学的过程和体验;过去多关注老师教的行为,如今更多关注学生的创造;过去是有条不紊的程式化形式,如今是注重个体的差异,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这样,面对新课程老师必须走下“一言堂"的讲坛,多给学生时机,让他们能就所学的内容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互相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课堂成为“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只有营造和谐、自主、有创意的课堂气氛,摒弃那种老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等单调乏味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出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动手才能等,才会使学生的思想无拘无束,创新灵感凸显。如:教学“用9的口诀求商”时,复习“9的乘法口诀”,老师让学生用“9的乘法口诀”:
(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1:9÷1
生2:18÷2
生3:45÷9
生4:3÷9
生4刚说完,其他学生都喊起来:“老师,他编错了。”这位同学难过地低下了头,羞得快要哭了。这时,老师走到那位同学身边,轻轻抚摸他的头说:“同学们,其实他很了不起,这道题他没编错,只是要等到我们上六年级的时候才会做呢!”(同学们都很诧异,过一会,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同学也渐渐抬起了头)(精品文档请下载)
老师利用学生错误算式进展改编:谁能把“3÷9”这个算式的“3"重新换成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我们目前能解决的除法算式?(精品文档请下载)
生1:把3换成27
生2:把3换成72
(学生激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泼)
师:假设“3”不动,怎样添上一个数,使它成为一道除法算式呢?
生1:把“3"的前面添“6”,就是63÷9 = 7
生2:在“3”的后面添“6",就是36÷9 = 4
……
这里,正是老师轻轻的抚摸、充满赞赏的鼓励在生4的内心激起波澜,使他重新找回了自信。“谁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