崆峒问答
一问:张良是第几代祖?
答曰:老祖天师八世祖。
二问:天师何处贯籍?
答曰:仙传沛国丰人,今徐州之丰县,生于浙江杭州天目山。
三问:何时诞生?
答曰:生于汉时建武十年正月十五日。
四问:当日如何修炼成仙?
根,身长绿毛,故名毛公。得道后留钤记云“太乙神虎宝章符得须寻西壁鲁〞。故祖天师访而得之。
二十九问:龙虎山可是洞天福地?
答曰:洞天龙虎山道书云为第二十九福地。
三十问:何为洞天?
答曰:洞者通也。言此地可以通天神之灵炁。
三十一问:何为福地?
答曰:五灾不染谓之福地。
三十二问:何为五灾?
答曰:水、旱、刀兵、虫蝗、疫疠也。
三十三问:上清宫起于何时?
答曰:自老天师丹成之后将仙器藏于水者。四代天师自蜀迁来立正仙观。南唐时敕建祖天师庙。宋祥符中二十六代祖天师迁于山之阳敕赐“上清观〞。至和年间始改 为“上清正一宫〞。大德戊申年复改“上清正一万寿宫〞。自元以来此曰称“大上清宫〞。康熙二十三年,蒙皇上御书“大上清宫〞匾额。
三十四问:天师二字何朝封起?
答曰:北朝寇谦之清整道教起封天师。
三十五问:天师二字出于何典?
答曰:?素问?云,能和六炁是为天地之医师。又?南华经?云,以天为师即是此也。
三十六问:爵位何时封起?
答曰:宋真宗时,封二十四代祖正随为“真静先生〞始以历代俱封先生。至元代,三十五代祖被封为“观妙先生〞“观妙真君〞。
三十七问:何朝起封大真人?
答曰:三十九代祖嗣成公,元朝英宗时加封大真人。
三十八问:真人之号出于何典?
答曰:?南华经?云“以人助天,为之正〞。
三十九问:如何释“正〞?
答曰:养其自然而已。
四十问:今还是何爵?
答曰:历代皆荫袭汉之子房公留侯,爵之三十八代祖与材公晋封留国公。
四十一问:历代袭爵原用宗派否?
答曰:立嫡不立庶,立长不立幼。
四十二问:如今宝箓有多少?
答曰:三十三阶。
四十三问:三十三阶何名?
答曰:都功、盟威、五雷、大洞、中盟、三洞、预修、拔亡、延生、伏魔、文昌、祈嗣、保童、血湖、三官、北斗、真武、玄坛、赵侯、玄女、华盖、咒诅、九牛、二十八宿、紫微、自然、神霄诸箓。
四十四问:法有几种?
答曰:法有道德、先天、灵宝、清微、正一、净明、玉堂、天心等派。
四十五问:三十六员天将何姓?
答曰:天将颇多。世所常用止三十六员。天罡、月孛、邓、辛、张、陶、庞、刘、苟、毕、雷公、电母、风伯、雨师、王、殷、朱、康、马、赵、温、岳、何、乔、萧、谢、高、李、魏、伍、朱、周、石、丘。诸将是也。
四十六问:法家有四派归元之说何也?
答曰:道德、清微、正一、灵宝,四派俱归于祖元君处,故曰“归元〞。
四十七问:这四派何人所传下?
答曰:“道德〞乃太上老君传于关吏尹喜子老。“正一〞老君传于老天师者。“灵宝〞乃老天师传度人经法于葛仙翁者。“清微〞乃金阙后圣君传于青童君者。
四十八问:何为三山法出在真人府?
答曰:閤皂葛仙翁派为“灵宝宗坛〞,西山许真君为“净明宗坛〞,句曲山三茅真君为“上清宗坛〞。此三坛俱出老天师门下,故龙虎山为“正一玄坛〞。后三山失传,坛箓尽归真人府,故“正一玄坛〞改为“万法宗坛〞。
四十九问:当时三山俱出箓乎?
答曰:龙虎山都功盟威三洞经箓,閤皂山出预修拔亡诸箓,西山中盟斩邪诸箓,句曲茅山出大洞紫虚诸箓因世久失传,渐有错误,故二十六代天师请敕三山符箓并听真人府所出,余山不得私传。
五十问:三山府血脉一炁相传即此三山否?
答曰:此又非前文三山也,乃明永乐间,敕建武当山一应宫观皆上清宫法官管理,茅山亦立灵官皆从上清宫选授,故武当茅山俱是一脉,上清宫相传。故言三山嫡血派,言至亲也。
五十一问:何谓“三洞正文〞?
答曰:三洞者,洞真、洞玄、洞神也。正文字即诸品经文。
五十二问:三洞中又有四辅何也?
答曰:四辅者,太玄、太平、太清、正一也。洞真太玄为辅,洞玄太平为辅,洞神太清为辅。贯穿三洞是为正一。
五十三问:三洞正文何人所说?
答曰:元始天尊说洞真部。玉宸道君说洞玄部。太上老君说洞神部。据?道藏经目录?凡例:洞玄部为三界医王太上道君所出,号洞玄经。
五十四问:一洞之中可有分否?
答曰:一洞分为十二类:一本文、二神符、三玉诀、四灵图、五谱箓、六戒律、七威仪、八箓法、九众术、十记传、十一赞颂、十二表奏。
五十五问:?道藏?正文有多少?
答曰:古之有五千四百余函,一万八千余卷。历代失散,今止存四百八十三函,五千五百零三卷。五十代天师张国祥续添入一十五函,今有四百九十八函,五千四百八十余卷。
五十六问:何谓三十六部真经?
答曰:三十六部真经有三说。一说玉清妙经、正一经、太上仙经、妙林仙经、开化经、仙人经、黄林先生经、太上正经、道教经、炼精经、至黄老集公经
最新崆峒问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