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文件平教科体〔2016〕1号平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2016年工作要点2016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冲刺全面小康的起跑之年。全县教育科技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紧扣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力促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大力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体育事业,不断提升教育科技体育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一、优化教育结构,。加快实施第二期《平昌县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及附属园5所,进一步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坚持“保教并重、游戏为主”的教育原则,健全学前教育质量监管体系,严禁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着力提高学前教育发展水平。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分别达到92%、73%、70%。。坚持城乡统筹,合理调整城乡学校布局,努力办好农村教学点,继续巩固和提高“普九”成果。贯彻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发展内涵,实现优质均衡”为导向,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小学教学质量片区监测制度,有效加强义务教育阶段出口年级质量管理。坚持“就近划片,免试入学”原则,严格控制班额、严禁分重点校和重点班。认真按照省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细则,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机制,完善城乡资源共享机制,突破城乡优质教育资源流动瓶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全力推动办学条件标准化、教师队伍专业化、入学机会均等化、教育质量优质化、城乡教育均衡化,确保2017年上半年顺利通过省政府评估验收。。深入推进普通高中内涵提升工程,加快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优质化发展。推动平昌中学创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努力实现普通高中“质量领先、充满活力、特色鲜明”的多样化办学格局。进一步完善学分制管理模式,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扎实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加强教学教研工作,注重学生跟踪管理,强化教学质量监测,确保高考质量继续稳中有进。。鼓励优质职中通过兼并、合作办学等形式,探索职教发展新模式。深入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建设,3大力推动办学理念与市场导向、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加快构建符合县域实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巩固提高计划,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专业,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大中职招生力度,完善中职招生措施,稳定中职招生规模,确保高中阶段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扶贫的重要内容,加强成人教育和社区教育工作,大力开展新型农民技能培训工作,突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和产业发展。。深入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加强特教资源教室建设,开展个别化课程建设和个性化教育的探索实践。根据智力残疾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提高随班就读教育的有效性,促进残疾学生个体全面发展。加强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训,为各类特殊教育儿童提供更有效的个性化服务。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2%以上。。建立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体系,激发民办教育体制机制上的优势和活力,营造良好的教育投资环境,进一步吸引民间资金投向教育领域。提高我县基础教育民办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一批规模大、质量高、特色鲜明、社会声誉良好的民办品牌示范学校。鼓励和扶持2所民办中职学校上等级、扩规模,做大做强。加大非法办学、办班行为的整治查处力度,加强安全监管,切实规范民办教育办学行为。二、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项目统筹带动,优化调整校点布局,大力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强力推进全县六大扶贫片区学校各类项目建设。加快金宝完全中学、思源实验学校二期工程、江口三小重建、江口示范幼儿园迁建、江口二小综合楼建设;开工建设平昌中学金宝校区、绵阳实验外台”信息装备建设任务。推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积极探索教师“县管校用”管理模式,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实施名校带动战略,深入推进城乡结对帮扶活动,共建教育发展共同体,实现城乡互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健全教育质量监测与评估机制,积极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以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兴趣特长和学业负担为主要内容的学生学业综合评价制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主动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
平昌县教育科技体育局文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