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都江堰的原理.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都江堰水利枢纽的上游"鱼嘴",左侧为外江,右侧为内江。内江底高程低于外江,但是口宽远低于外江,枯水期时,水流流速缓慢,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整个岷江水60%流入内江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生活用水;丰水期时,流速较快,肯定先从口宽较大的外江泄洪
都江堰水利枢纽的上游"鱼嘴",左侧为外江,右侧为内江。内江底高程低于外江,但是口宽远低于外江,枯水期时,水流流速缓慢,遵循“水往低处流”的原则,整个岷江水60%流入内江保证成都平原灌溉生活用水;丰水期时,流速较快,肯定先从口宽较大的外江泄洪,60%的洪水排入外江,减轻了内江的防洪压力。远处的四个湖心小岛也是李冰设计修建,改变了水流的方向,利用科学的水力学原理使得江水翻滚起来,将江水中80%的沙石甩到外江,防止沙石进入内江阻塞河道,这就是所谓的“四六分水、二八排沙”,足见古人是多么的高明。
;、飞沙堰、宝瓶口等主要部位;(枯水期),水从鱼嘴处右侧的内江直接流进宝瓶口,进入四川成都农田;,水多余的部分从鱼嘴进入作侧的外江,防止成都平原洪涝;,水流湍急,甚至比篮球还大的巨石,有部分不能进入外江(大部分已经进入外江了),则随急流到达宝瓶口附近时,从飞沙堰飞入外江。这样保证不堵塞宝瓶口。
江水经飞沙堰排沙后,流经“宝瓶口”,此处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山,2000多年前修建时,连铁器还不怎么发达的时代,可想而知凿山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李冰却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放火烧山,将石头烧的通红,然后用江水浇灌,胀裂山石后开凿。有人要问为啥要开山,不能修建河道绕过此处吗?这里又体现了古人杰出的智慧,开凿了宝瓶口,也就固定了流量,不多不少正好满足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
通过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的共同作用,都江堰才能屹立2000多年,福泽万代。

都江堰的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192 KB
  • 时间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