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霍姆林斯基
一、不理解孩子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不理解孩子的教育是没有意义的
教育的任务首先是理解孩子,而为了理解孩子,就应该不断地观察、,不深化注意发生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复杂活动,我们的教育就是盲目的,因此也就灵来认识学生的心思集中在什么上,他想些什么,快乐什么和担忧什么。这是我们教育事业中的一种最细腻的东西。假设你结实地掌握了它,你就会成为真正的能手。
(第二卷539页《给老师的100条建议》)
三、全体老师都要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
全体老师都要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
我校集体认为,全体老师都理解涉及每个学生的一切,即理解他的思维、情感、天资、才能、兴趣、倾向、爱好,这是我们的职责。只有当每个孩子亲身感受到是许多老师在影响他,而且是他们每个人仿佛都在把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注入给他的情况下,老师集体才能成为一种教育力量。
(第四卷72页《帕夫雷什中学》)
四、老师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
老师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尊严
只有在老师关心学生人格尊严时,教导才能成为教育。就本质而言,教育的核心就是关心学生,让他经常具有作为智力劳动者的自尊感,作为公民的自尊感,作为自己父母儿女的自尊感,作为因自己崇高的意向、激情和成绩而变得美妙起来的个人的自尊感.
(第五卷593页《寄语后来人》)
要尊重少年的自尊感
假设有人对少年的自尊感不够尊重,少年就会用执拗甚至粗暴来答复他。没有比企图摧折少年的执拗态度和强令他服从更坏的了。少年由于受到侮辱变得暴躁起来,他好似成心违犯纪律规定的合理要求。当少年对自己的缺点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认识,而且正在努力抑制自己的缺点时,假设父母和老师还总一味强调这些缺点,这会使少年非常难过。成心指责少年的缺点,甚至抱着一种挖苦的态度,会刺伤少年的心,有时甚至会使他陷入悲观绝望。
(第一卷425~426页《学生的精神世界》)
要保护少年精神世界的隐秘并使之不受进犯
保护少年精神世界的隐秘并使它不受进犯,是教育者的最重要任务之一。……把少年内心深处最敏感的东西公开出来,用冷漠无情的双手去干预他想自己决定的事,企图用形形色色强加于人的做法去“触及”少年的“痛处”,使之“冲动不已”、“非常震惊”――这是教育上无知的根本表现。
(第三卷435页《公民的诞生》)
要激起失去双亲的孩子的内在力量和自尊感
从幼年就失去父母的关心和爱抚的不幸孩子,,从而激起孩子自己去对丑恶的东西进展不调和的斗争。
(第四卷783页《和青年校长的谈话》)
任何人无权闯入个人小天地
一个集体,不管它在目的和意向上多么齐心、多么团结、多么一致,在每个人那里仍有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人小天地。无论是谁,即便是集体,都不应也无权闯入这个小天地,因为闯了进去,抖露他的内心,触犯他不可进犯的东西,只会引起他的痛苦……
(第五卷387~388页《幸福·理想·宗教》)
五、老师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渴求知识的火花
老师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渴求知识的火花
我向全体老师建议:请你们珍惜孩子好奇心、求知欲和渴求知识的火花。点燃这
苏霍姆林斯基语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