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输概论
应试指导
本章是全书的基础,主要介绍了运输的基本概念及其特点、运输的功能和原理等基本概念和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运输的意义及其发展趋势。充分理解并掌握本章的内容,将对学习后面章节的内容有所帮助。
知识框架
研究运输的意义*
运输的概念
运输的特点
运输的功能与原理
运
输
概
论
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
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产品具有非储存性
生产和消费同时进行
产品是无形产品
产品的同一性
货物位移功能与货物储存功能
规模经济原理与距离经济原理
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运输的发展趋势
运输的集约化
运输的标准化
运输的绿色化*
运输的智能化*
运输的信息化
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
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
“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
应试要点
1、运输的概念、搬运的概念、配送的概念、运输与搬运的区别、运输与配送的区别(掌握)
2、运输的特点:6点记忆(重点掌握)
3、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及其特点(重点掌握)
4、运输的两大功能(理解货物临时存储是对动力部分的巨大浪费)(重点掌握)
5、运输的原理(掌握定义和有关因素)
6、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清楚)
7、运输的五个发展趋势的定义(掌握)
应试要点透析
1、运输的概念
是指人或货物借助运输工具和运输基础设施在空间产生的位置移动。
生产领域(企业内部物流,也称物料搬运)和流通领域。二者目的(生产VS消费)、范围均不同。运输与搬运的关系;运输与配送的关系。
2、运输的特点
(1)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
(2)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①保证为社会物质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提供运输服务;
②保证为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出行需要提供运输服务;
(3)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
(4)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
(5)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
(6)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3、现代运输手段四要素
(1)运输工具和装卸设备;
(2)运输动力;
(3)运输线路;
(4)通讯设备。
4、运输的两大功能
(1)货物位移的功能:就是通过运输转移货物的空间位置,随着货物在价值链中的不断移
动和运输时间的推移,货物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
(2)货物临时储存的功能:就是利用运输工具上存放货物的空间对货物进行临时储存。
5、运输的两大原理
(1)规模经济原理:是指随着运输工具装载规模的增长,每单位载重量运输成本下降的原理。
(2)距离经济原理:也称递远递减原理,是指每单位运输距离的成本随着运输距离的增加
而减少。
6、运输在物流中的作用
(1)物流系统功能要素的核心是运输;
(2)实现物流合理化的关键是运输;
(3)运输是“第三利润源泉”的主要源泉。
*7、研究运输的意义
(1)提高运输服务水准
(2)提高运输现代化水平
(3)降低物流全过程的总费用实现物流过程的一体化管理
(4)促进运输经营观念和组织方式等的变革
8、运输的发展趋势
(1)运输的集约化:依靠提高科技水平增加运输业的科技含量,加强科学管理和建立合理
的运输体制,通过提高运输效益来达到运输发展。
(2)运输的标准化:指以交通运输为一个大系统,制定系统的技术标准,各类作业标准和
信息标准,并形成与物流其他环节以及和国际接轨的标准化体系。
(3)运输的信息化:就是充分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交通运输大系统的目标。
*(4)运输的智能化:就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运用于整个运输管理体系,从而将道路使用者、交通管理者、汽车、道路及其相关的服务部门有机地联结起来,使交通运输的运行功能进入智能化阶段。
*(5)运输的绿色化:指在运输过程中抑制运输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运输环境的净化,使运输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典型考题解析
1、将小宗货物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途、末端运输称之为( )。
A、配送 B、运输
C、物料搬运 D、传送
答案:A。这是对运输的概念中对配送的解释,将小宗货物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短途、末端运输称为配送,而把生产领域的物料的位移称为物料搬运。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输的特点?( )
A、运输服务的公共性
B、运输改变服务对象的本质属性
C、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D、运榆产品具有非储存性
答案:B。这题主要考运输的特点,运输就有六个特点,也是运输业区别于别的行业的特点,这六个特点分为为:运输具有生产的本质属性;运输服务的公共性;运输产品是无形产品;运输生产和运输消费同时进行;运输产品具有非储存性;运输产品的同一性。
3、运输的两条基本原理是( )
①规模经济②时间经济③数量经济
④距离经济⑤功能
cplm高效运输管 理习题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