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18
目 录
一、施工程序
二、控制原则
三、 施工准备
四、工程平面控制网
五、工程定位测量
七、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
六、工程高程控制
八、工程沉降观测
九、施工注意事项
十、施工测量管增加二级控制点,每栋楼二级控制点成十字型布置,并做好和一级控制点的校核、复测工作。
2、测量及改正
测量拟采用闭合或附合导线测定。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经过方格网整体严密平差,求得所放样点的实际坐标,然后将各点的设计点位改正到设计位置上。改正后的主控制桩点,进行矩形网角度及边长检测。
五、工程定位测量
1、测量方法
,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特点,本工程主体将采用"内控"投测方法进行施工楼层的测量放线。基础
.
4 / 18
施工阶段的定位放线采用"外控法",即在基坑周边的一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进行投点到基础垫层上,然后再进行基础轴线放样。
当楼板施工至±,在基坑周边的一级测量控制点上架设全站仪,用极坐标法或直角坐标法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点位布置详见二级控制网布置示意图。由于±,激光点测放到楼面后需进行特殊的保护,因此需在首混凝土楼面预埋铁件,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成且具有强度后,再次放样测设激光控制点并进行矩形闭合复测,调整点位误差,打上阳冲眼十字中心点标示。
〔1根据现场的轴线控制网点,在首层结构楼板施工完成后,利用二级控制点内分法放样出各细部轴线,将事先确定的楼层轴线控制点投测在首层楼板上,经复核无误后,作为主体轴线控制原点。
〔2控制点的布设原则:主控制点一般设在主轴线垂直距离1米处,长轴线上的点数不少于2个。如有特殊情况,在布设点时应同时考虑便于布点及点间通视等综合因素。
〔3每层结构楼板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00mm与首层层面控制点相对应的小方孔,使激光束垂直向上穿过预留孔。
说明:1浇筑砼后木盒不拆除,以防楼面垃圾物堵塞孔洞。
2麻线绷在铁钉上便于仪器找准中心点,用完后将麻线拆除,以免下次阻挡激光投点。
〔4在首层混凝土楼面架设激光铅直仪,垂直向上投递平面轴线控制点至上部楼层。为提高激光点位捕捉的精度,减少分段引测误差的积累,制作激光捕捉靶,示意见下页:
透明塑料薄片,中间空洞便于点位标示。雕刻环形刻度
第一次接收激光点
.
5 / 18
蒙上薄片使环形刻度与光斑吻合
通过塑料薄片中间空洞捕捉第一个激光点在接收靶上
旋转铅直仪,分别在00、90°、180°、270°四个位置捕捉到四个激光点
取四个激光点的几何中心即为本次投测的点位取中位置
激光控制点投测到上部楼层后,组成矩形图形。在矩形的各个点上架设全站仪,复测多边形的角度、边长误差,进行点位误差调整并作好点位标记。如点位误差较大,应重新投测激光控制点。
在本工程施工中,特别是在主体施工中,垂直度控制是关键,因此,对内部控制点的竖直引测,采用激光垂准仪进行控制为主,10kg线锥作为校核手段为辅。具体的方法如下:
首先,在底层内部控制点上安置激光垂准仪,在上层安置激光接收板。
其次,打开激光器,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调整光斑,使光斑最小,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将激光垂准仪依次旋转90°、180°、270°,重复将激光投影到激光接收板上,在激光接收板上做出标志,取4个标志中心作为上层内部控制点。
〔6由于本工程总高比较高,为了避免激光垂准仪在使用过程中,因传递高度较高而出现较大误差,所以本工程主控制点全部设置在一层板上,一层以上控制点全部以一层控制点为主控点进行垂直引测。
〔7轴线投测及传递误差应符合下表:
.
7 / 18
项目
允许误差<mm>
每层
3
总高〔H
H≤30m
5
30m<H≤60m
10
60m<H≤90m
15
90m<H≤120m
20
120m<H≤150m
25
150m<H
30
2、投测方法
〔1安置:将三脚架置于测站点上,仪器安装在三脚架的基座强制中心孔内,锁紧基座制动手轮,使仪器稳固。调节三脚架高度,使望远镜准轴约于人眼等高,并使仪器圆水泡居中,旋转仪器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转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成像清晰。
〔2整平:转动仪器照准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以相反的方向等量转动此两脚螺旋,使气泡正确居中。将仪器转动90°,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用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到仪器旋转到任意位置,水准泡最大偏离值都不超过四分之一值为止。
〔3对中:先旋转对点器目镜,使分划板清晰,再旋转对点器调焦手轮,使
定位测量放线工程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