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三《心声》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初三《心声》教学设计.docx初三《心声》教学设计
初三《心声》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矛盾冲突的分析,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
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
抓住小说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体会小说的心理描写、结构上的双线交织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等艺术特色。
结合生活体验,深层思考课文触及的教育现象,领悟写作意图。教学重难点 :
分析心理描写,把握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了解小说的双线交织的艺术特色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同学们,处在青春少年的你们 , 也许有忧愁 , 有烦恼 , 有期盼,可
是,你的心声有谁知?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黄蓓佳的小说《心声》 , 感受李京京的一段伤感的故事。
二、新课
(一)、作者简介
黄蓓佳,女, 1955 年生于江苏省如皋县。 1977 年考入北京大学
中文系文学专业。 1984 年毕业分配在江苏省外事办公室工作。次年
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1985 年调江苏省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 1972 年
发表处女作《补考》,现已出版的作品有《小船,小船》、《芦花飘飞的时候》、《请和我同行》等。
(二)、诵读,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疏解字词。
2、学生速读全文,梳理并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教师提问,后评价。
3、学生复述课文
提示:抓住时间、四个场景来进行复述。
学生复述。讨论整理板书: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后——公开课上
4、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跳读课文,揣摩、感悟小说人物及主题
讨论探究题:
1)、为什么万卡的故事能深深打动李京京?甚至在他朗读时涌出了眼泪?
李京京从小和父母分开,跟乡下的爷爷住在一起,内心认同于淳
朴的乡村文化。而回到城后,目睹父母时常吵架,感受不到家庭的 ` 关爱、温暖,并成为父母不合的牺牲品,幼小的心灵蒙上挥之不去
的阴影,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境遇相似,对万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他极力想朗读课文的原因。
(2)、课文以《心声》为题,“心声”指什么?
第一层含义:对亲情、友情的怀念(插叙、怀念)
万卡的爷爷—— - 他的爷爷(亲情)
奥尔迦—— - 妮儿(友情)
第二层含义:渴望表达内心的情感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第三层含义:呼吁教师能公平、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个人相同的关心和发展的机会。
(3)、对李京京这一人物形象你如何看待?
性格倔强、沉郁、认真,是一个真诚善良,自信勇敢,对生活有着美好的愿望,执著追求真善美的少年。
(4)、你喜欢程老师吗?为什么?
文中的程老师与许多好老师一样,工作认真负责,爱荣誉,因此为了公开课精心准备。但她又与许多老师一样,有着代代相因的缺点:搞一种虚假的教学,重视优生,忽视一般学生。小说也表现了她难得的优点:随机应变,勇于改正错误。
(三)、创意思维
(1)、小说触及了当前教育中的某种现象,你有何看法?
第一、老师重视对优秀学生对教育,忽视像李京京这样对学生,打击了他们对积极性
第二、教师弄虚作假,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
(2)、通过李京京的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李京京的故事,启示我们做事要认真,要有真情实感,要勇敢。
教师对学生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应该深入理解学生内心。
三、你说我说
同学们,李京京勇敢表露心声,你是否也想说说自己的心声呢?
学生畅谈心中的愿望。
三、课堂小结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课文以其深沉的思想内涵,凄楚的人物形象,纤丽的情节叙述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我们。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同学们,远没有李京京对《万卡》的理解深刻,但让我们伸出双手,给生活中其他不和睦家庭中的同龄人一些关爱吧。
四、布置作业:
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是否也有过和李京京相似的经历?无论是愉快的还是伤感的,都曾给你深刻的体验,请选择其中一段,用动情的文笔展现出来,不少于 300 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三《心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淘气小宇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