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电是什么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
2、能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3、能通过“试一试”归纳验电器怎第一节 电是什么
【教学目的】
知识和技能:
1、能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间互相作用的规律.
2、能通过“交流和讨论”认识验电器,通过观察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
3、能通过“试一试”归纳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过程和方法:
1。尝试根据经历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测。
2。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展推测和假设.
3。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开展学生的观察才能、分析才能、归纳才能和表述信息的才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究过程中,教育学生学会和别人合作。
【教学重点】
从实验探究中,领会物体带电的概念,知道电荷有两种和电荷之间的互相作用的规律,认识验电器,能说出验电器各部分的名称,,分析才能,归纳才能和表达信息的才能。(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难点】
在实验过程中,学录实验现象,并能从实验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物理规律。分析得出两种电荷的逻辑推理和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的原理.(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准备】
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毛皮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碎屑假设干、气球两个、塑料棒一根.
学生实验:塑料梳子一把、直尺、铅笔、圆珠笔、毛皮、玻璃棒两根、橡胶棒两根、丝绸一块、支架两个、验电器一个。(精品文档请下载)
【教学方法】讲授,实验探究,组织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提出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电?
老师指导学生观察课本上图13-1至图13—5,加深学生对电和我们生活的认识。
(学生观察课本彩图,考虑电的用处)。2、延伸提问:假设一座城市完全断电,同学们想像一下可能会出现哪些现象?(学生积极考虑答复.)(精品文档请下载)
3、引出课题:既然电对我们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那么什么是电呢?
[说明]联络实际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电”有初步认识
二、摩擦起电
1、提出问题:电是什么?通常我们可以采取什么方法使物体带电?(学生考虑、答复)
2、老师引导: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器材探究摩擦起电现象。
3、老师巡视观察指导。(学生以组为单位,动手做实验)
4、老师归纳总结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答复实验情况,并归纳结论)
结论:一些物体被摩擦后,可以吸引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5、老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体会到摩擦起电现象吗?请举例说明。(学生考虑答复)
三、电荷的种类和互相作用规律
1、提出问题:自然界中有几种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否一样?(学生猜测)(精品文档请下载)
2、指导学生根据教材图13—7进展实验探究.(学生动手实验、认真观察)
3、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按照实验顺序进展实验,并归纳实验结论.(学生考虑归纳实验现象)
4、老师归纳各小组实验情况,并引导学生总结结论。
结论:被毛
第一节电是什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