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级管理论文(同名11914)
班 级 管 理 论 文
论文题目: 赏识?还是惩罚?
姓 名: 王亚星
单 位: 排头中心小学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同名11914)
班 级 管 理 论 文
论文题目: 赏识?还是惩罚?
姓 名: 王亚星
单 位: 排头中心小学
电话号码: **********
会做”“猪都教会了,你还不会”“你这个样子下去,以后只能回家种田”“你不是读书的料”等等,本来教师想通过揭学生的痛处来唤醒学生,殊不知这样做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效果适得其反。这种教育方法会让学生丧失信心,不再努力,甚至反叛。因而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教师必须学会尊重学生,学会赏识教育。因为赏识,是唤醒学生自我价值的号角;赏识,是开启学生奋斗之心的钥匙;赏识,是滋润学生灵魂的雨露;赏识,还是使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法宝。
然而,我们也要正确看待赏识教育,不能一味的盲从。我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就得到了这样的教训,我们一年级班的班长是个很聪明能干的小姑娘,什么事情都做的好,经常受到老师们的表扬,几乎没有批评过她,这样不仅没有让她表现更好反而使她变得骄傲自满,她开始上课讲小话,不认真,我开始见她平时表现好就没怎么批评她,后来她干脆家庭作业也不写了,好像老师给了她特权一样。
从这件事以后,我就好好反省了一下,知道了过度的使用赏识教育,就会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滋长骄傲情绪,从而变得盲目自信。这样就会让他们陶醉在一片虚幻的赞美声中,因一叶障目,而不明“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从而缺乏竞争意识,失去继续向前的的动力。因此在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多发现他们身上闪光点的同时,也必须引导他们不断的反省自我,找出自己身上的不足,然后扬长补短,而不能扬长避短或盖短,掩盖学生的缺点,甚至是纵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这样久而久之,只会让学生不辨真假美丑,不明是非曲直,从而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甚至误入歧途。所以说在实施赏识教育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惩罚教育。前苏联大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惩罚能够有益的地方,老师就应当使用惩罚。”其实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只要不是以恶意中伤及体罚学生为初衷都未尝不可。《论语》中就有孔子批评学生的记载。宰予白天睡觉,孔子批评他“朽木不可雕也”,宰予后来却成了孔子的高足。
像其他一些国家,还对惩罚做了法律上的规定,例如韩国的《教育处罚法》规定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对女生打小腿5下,打男生小腿10下等;日本法律规定,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对学生实施惩戒,但不得实施体罚,并对哪些
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为明确的说明:在美国的一些地方,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要判刑入狱,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学生如果经学校认为不宜的东西带进学校内,学校
小学班级管理论文(同名11914)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