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 共 97 页
这是翠翠与傩送的初次相遇。作者凭借超群的写作技巧将男女之间无意中发生、朦胧含蓄而且纯净似水的爱情奇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翠翠即将与傩送碰面之前,作者先支配她“无意”中听到两个水手关于男女之事的“鄙夷字眼”。为下文翠翠误会傩送而“骂”傩送作铺垫。更为下文翠翠得知自己“骂”的是“岳云二老”后又惊又喜的心理作铺垫。而傩送被“骂”了却支配店员送翠翠回去,更烘托了傩送的和善和仗义。正是有了这些情节,翠翠才有了“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心事,并且让她“缄默了一个晚上”。而且经过两年的时间之后翠翠仍旧觉得新年的热潮“总不如那个端午节经过的事情甜而美”。
3、心挂青浪滩
又是一个端午节。上一年端午节和傩送相遇的情景始终是个甜蜜的记忆珍藏在翠翠的心间。因此翠翠又和爷爷到城河边看赛船。祖孙俩到顺顺吊脚楼上避雨村时遇见了送翠翠回去的那个店员。店员看到翠翠笑着说起去年的误会。翠翠抿着嘴直笑。但翠翠这次却没有见到傩送。听店员说傩送去了青浪滩。不过翠翠却相识
了大老天保。回家时,爷爷开玩笑问翠翠愿不愿做大老的媳妇。翠翠很不兴奋,只是问爷爷的船“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爷爷只是唱着歌。两个都记起二老的船只正在青浪滩。
《边城》总共写了三次端午节,每一个端午节都和翠翠的爱情紧密相关。第一次端午节,翠翠等爷爷巧遇二老傩送外出,两人心有灵犀,暗中生情;其次次端午节,翠翠因为惦记着傩送,再去看赛船,没想到傩送外出,却相识了大老天保。第三次端午节,傩送邀请翠翠去看赛船,谁知翠翠遇到了王团总的女儿,而且知道了王团总想让女儿嫁给傩送,还用一座碾坊做陪嫁。最重要的是翠翠知道傩送真心爱着她。 其次次端午节作者支配二老傩送“缺席”,使得翠翠的纯真情爱世界呈现得含蓄、细腻。端午看船,忽落行雨,祖孙二人避雨到顺顺家,遇到了上次送翠翠回去的店员,遇到了大老,偏偏没遇上翠翠始终惦记的二老傩送。翠翠内心对傩送的爱意此时仍处在朦朦胧胧、似有若无之间,而且整部小说中翠翠爱情的基调是自然恬淡的,没有浓情蜜意,没有大喜大悲,这正是作者要歌颂的自然、朴实的人性美。大老爱上翠翠的确是这出爱情悲剧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然而大老对翠翠的感情却是真实自然而不带一丝杂念的。因此这种悲剧更显人性之美。
作者采纳了一种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留白的艺术,只是稍加点染几个细微环节,将更多的想象的空间留给读者。如翠翠未见到傩送如何缺憾悲观,大老如何惊艳于翠翠的漂亮而一见倾心,这些都省去未写。翠翠遇见上次送她回家的那个人,那人说了一句玩笑话,“翠翠,你长大了!二老说你在河边大鱼会吃你,我们这里河中的鱼,现在可吞不下你了。”翠翠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抿起嘴笑着。读者尽可想象翠翠笑容背后的甜蜜。回家时翠翠突然问爷爷是不是正在下青浪滩,祖孙俩却再也不说什么了。天真含蓄的爱情就这样始终荡漾在翠翠的心间。
二、人物鉴赏:
(一)翠翠:主子公翠翠是其中刻画得最胜利的一个人物形象,她是湘西山水孕育出来的一个精灵,“她在风日里成长着,皮肤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如水晶,自然抚养着她,教化着她。”她“为人天真活泼,到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从不想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边城的风日、山水,使她出落成一个眉清目秀、聪慧温顺,且带几分矜持、几分娇气的少女。她是美的精灵与化身。傩送远走他乡,爷爷溘然长世,她苦痛哀痛但并没有倒下,她谢绝船总让她住进他家的好意,她像爷爷那样守着摆渡的岗位,苦恋着并等待傩送归来,充分表现她性格坚毅的一面,呈现着柔
2022边城读书笔记 2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