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4)
第一页,共43页幻灯片
学习目标:
1、识别腔肠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课标要求: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础。
关于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4)
第一页,共43页幻灯片
学习目标:
1、识别腔肠动物。
2、概述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它们与人类的关系。
课标要求:初步形成动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及生活习性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学基础。
学习重、难点:
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拓展延伸:
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第二页,共43页幻灯片
腔肠动物的主要类群
现存的腔肠动物约11000种,除少数淡水生活外,其余皆海产且多数为浅海种类
1、水螅纲;
2、钵水母纲;
3、珊瑚虫纲
第三页,共43页幻灯片
多姿多彩的腔肠动物
第四页,共43页幻灯片
第五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六页,共43页幻灯片
第七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八页,共43页幻灯片
第九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十页,共43页幻灯片
灯塔水母,在性成熟后会重新回到水螅型(Polyp)状态,并且可以无限重复这一过程。该报称,这种水母是唯一一种只要不被吃掉或病死,在理论上就会长生不老的生物。
第十一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十二页,共43页幻灯片
帆水母如果你用手去碰触它们,并不会感到刺痛,可一旦你用碰过帆水母的手去揉眼睛或者碰触其它敏感部位的皮肤,你就会感受到痛了。换句话说就是:千万不要碰它们!
第十三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十四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十五页,共43页幻灯片
越前水母,是世界上最大的腔肠动物,直径可达2米,体重可达200千克,主要分布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的水域,例如在中国的东海北部、黄海、渤海均有分布,也有少量会随着对马暖流(从中国黄海经日本西海岸到达日本北部海域的海流)被运送到日本海
第十六页,共43页幻灯片
巨型海蜇,身长2米、体重200公斤、拥有密密麻麻的、长达六七米的毒触手、伞状张开直径达2米,触手具有微弱毒性。2005年在日本海域大量出现,污染日本渔网里捕获的鱼,多得成灾,如果杀了它的话,它会释放出上以百计的卵,所以渔民拿它没办法。巨型海蜇在日本引起了一阵不小的水母恐慌,被称为“神秘的水雷”。
第十七页,共43页幻灯片
管水母的群体,这样的构造模式让某些生长在深海的管水母可以长到30米以上,复杂的管水母包含四种基本的水母体:游泳个员、漂浮个员、保护个员、繁殖个员。它们在广阔的海洋中随波逐流。它有众多纤细的触手,上面的刺细胞整装待发,为猎物织出一席华丽而致命的珠帘。
第十八页,共43页幻灯片
第十九页,共43页幻灯片
第二十页,共43页幻灯片
新的珊瑚虫生长发育时下的老个体死亡,但其骨骼仍留在群体上,形成珊瑚礁
第二十一页,共43页幻灯片
Crossota alba,这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水螅,种结构精巧的动物在风平浪静的深海中茁壮成长。娇弱的身体并不妨碍它们成为肉食动物中的一员——在安静而漆黑的环境里,这种透明的、仅有两三厘米宽的水母一动不动,只有密布刺胞的触手像钓鱼一般,细密地围成一圈,等待过往的猎物——比起追逐,它更乐意埋伏。
第二十二页,共43页幻灯片
第二十三页,共43页幻灯片
水螅,多生活在水流较缓、水草丰富的清洁淡水中,常附着在水草或他物上。
体色:浅褐色
体型:圆筒形、口向上,适应固着生活;
体长:约1CM,辐射对称
第二十四页,共43页幻灯片
水螅以小型的水蚤、蠕虫为食
第二十五页,共43页幻灯片
自主学习:
,概述腔肠动物的外部形态有什么特点?
-3水螅的身体的体形,推测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第二十六页,共43页幻灯片
辐射对称通过身体纵轴可以有多个切面都能把身体分为对称的两部分。这种体形便于感知周围环境中来自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水螅 水母 海葵
各个方向
第二十七页,共43页幻灯片
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P4及观察图5-4,概述
水螅的内部结构有什么特点?
第二十八页,共43页幻灯片
第二十九页,共43页幻灯片
内部结构特征:
有口无肛门、具原始的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腔肠动物是真正具有内、外两胚层的动物
体壁由内、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
消化腔由体壁围成,具有消化功能,因称消化腔,出现了细胞外消化;
消化功能:腺细胞分泌水解酶,进行细胞外消化;皮肌细胞吞噬作用,进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4)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