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 [探寻奇琴伊察古城].docx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 1 页 共 形天文塔为主,具有显著的玛雅文明特点;东北部是10世纪以后的后古典时期的“新颖琴伊察”,以羽蛇神金字塔为主,具有玛雅和托尔特克文化融合的特点。“旧奇琴伊察”在7世纪时仍旧很旺盛,但王族却纷纷迁走,城市遭到遗弃,建筑渐渐被热带雨林完全掩没。玛雅文明为何从鼎盛突然崩溃?有人认为是地震等自然缘由造成的,有人认为是农夫暴动等社会缘由造成的,还有人认为是古代玛雅人依据历法的规定,必需定期迁都造成的。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准确答案。进入10世纪,玛雅人又返回到这片土地,建立了新的都城,这就是“新颖琴伊察”。13世纪,这个城邦被歼灭,其漫长的历史也画上了句号。   西班牙统治时期,奇琴伊察建筑群古迹受到殖民者的疯狂掠夺。从20世纪以来,已从城内开掘和整理出很多宝贵的文物与资料,并整修和加固了局部古建筑物。奇琴伊察是目前保存最好的玛雅文化遗址之一。      羽蛇神金字塔      羽蛇神金字塔是奇琴伊察遗址中最闻名的建筑和标记,因为它的造型很像一个上小下大的城堡,因此又被西班牙人称为城堡金字塔。这座金字塔建于公元10世纪,正是墨西哥地区盛行崇拜羽蛇神之际。羽蛇神的名字被称为“库库尔坎”,玛雅语说明为“带着羽毛的蛇神”,是带给苍生雨水的神祗,也是风调雨顺的象征,影响着玛雅人赖以生存的玉米的播种与丰收。玛雅、托尔特克、阿兹特克等印第安人,对它都有至高无上的崇拜。奇琴伊察人将羽蛇神石雕装饰在金字塔上,用天文历法加以精细又精确的计算,同时与建筑工艺精湛地结合在一起,在金字塔上可以映出羽蛇神之光与影,匠心独到,现代人莫不啧啧称奇与赞美。   羽蛇神金字塔的底座呈四方形,每边长60米,塔身四边皆呈阶梯形并分为9层,这有着加固塔身的功能。每边的中心有91级的石阶通道通往高达24米的塔顶平台,。在北向的两堵扶墙下面,即梯道起端两旁各塑造有一座大蛇头,,,,造型猛烈而逼真。塔顶平台上那么建有6米高的神殿,北向的殿门开得较大并加筑有两座石柱,整座金字塔连同神殿全高为30米。这座金字塔坡度比拟缓稳,显得特别庄重。   金字塔的设计完全符合玛雅历法的规定。四周环绕91级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的羽蛇神庙,共有365阶,象征一年中的365天。每边中心的梯道将9层的构造划分为二,两旁共计18个层阶,正是玛雅历法1年中的18个月。18个月、每月20天,共计360天,再加上作为节庆用的禁忌日5天,刚好等于365天。每一边还有52块嵌板,意味着52年一轮的宇宙循环。玛雅人创制出太阳历和圣历两种历法:太阳历18个月,每月20天,另加5天忌日,全年365天;圣历用于祭祀,一年13个月,每月20天,全年260天。每天都记载两历的日月名称,每52年循环一次,其准确度超过了古代希腊罗马的历法。   这座古老的建筑在建立之前经过了细心的几何设计,它所表达出的准确度和玄妙效果令后人叹为观止。每年春分和秋分两天的日落时分,北面一组台阶的扶墙会在阳光照耀下形成曲曲折折的7个等腰三角形,连同底部雕刻的蛇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 [探寻奇琴伊察古城]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杏杏铺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