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生心理调查问卷.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学生心理调查问卷
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问卷
分学生用和家长用两种。
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素质,心理健康将成为21世纪对人才选择的重要条件,为此特举行这次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问卷调查,希望同学们如实填写。(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并分析了其形成原因、制定实施有效的策略。
实践调查的具体目标
    1、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现状
    2、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3、当前小学生的学习心理成因及对策
调查实施对象:三角塘小学生07~08届五(三)班全体学生
实施调查步骤:
1、通过网络收集相关的资料和翻阅相关文献。
2、和学生面对面交流调查。
3、学生问卷调查,问卷调查在三角塘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00份。部分问卷如下:
调查结果分析
对学生问卷调查分析,在三角塘小学进行,共发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5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结果表明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1、厌学情绪很高。学校理应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可调查结果表明:30%的小学生对学习缺乏热情,具体体现在学习“不主动”或“有时主动”。54%的学生坐到书桌前准备学习时,会马上或有时感到厌烦。20%的学生会在对学习厌烦时找“头痛”或“肚子痛”等借口。36%的学生对学校的环境不适应,主要体现在由于不喜欢某老师而讨厌其执教学科。尚有10%左右的学生感到老师讨厌自己。情况更糟的是,高年级学生厌学情绪更为突出。
2、绝对自我中心。这一些孩子凡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认为最好的总是应该是自己拥有,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无误。这类孩子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评。例如,六年级某位同学在班中成绩属于中上等,有一次小组合作讨论一道数学题目,几个同学都不约而同想到了这题的一个简便方法,老师请她代表小组讲解,她
在讲解后补充了一句:“老师,这题的解法是我先想到的。”同学们在课后指责她抢功,可她却说:“没有我,凭你们怎么会想到。”
3、面对考试感到焦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主要表现在考试上。面对考试,20%的小学生情绪紧张,高年级学生面临的压力更大,拿高分是直接的心理动机,已能体验或预计到考试结果对自身潜在威胁,因此担忧更加明显。47%出现轻微焦虑,24%属于过度焦虑。考试焦虑同时又辐射产生了小学生对人的焦虑,通常表现为过度关注自我,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
4、抗挫折能力差。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五年级的某位同学一直在班中担任要职,五下年级班委改选,他落选了,他一下子对前途失去信心,成绩直线下降。四年级的某位同学因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许多,挨了老师的批评,逃学在家,经老师、家长多方做工作,才到校上学,可每次考试,他诉说总觉得头痛。
小学生心理成因原因分析:
1、教育对学生心理的影响。虽然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已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心理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普及不够,方法较简单。而且,学校教育仍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心理教育意识淡泊,缺乏系统研究。考试指挥棒依旧左右学校、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学业越来越重,考试越来越频繁,分数越来越被看重。教师劳累,学生更遭殃。教师的压力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学生过重的心理及学业负担。学校教育是影响小学生心理的主要因素。
2、家庭环境对学生心理的影响。父母祖辈都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期望过高。使孩子们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境地。相当一部分家长缺乏“施爱”的技巧,因而孩子们无法体会“被爱”的温暖。另一方面,在孩子的学业上又加大了砝码,令其上辅导班,为其请家教;教辅用书、过关练习一大套,做完课内做课外。家长的溺爱、高期盼,这一矛盾体,滋生了孩子诸多的行为与心理问题。少数学生父母离异,家庭破碎,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这是造成部分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直接原因。
小学生心理教育几点建议:
1、建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运作机制。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结合素质教育及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尽快建立相关的考试评价系统及切实有效的监控机制,扭转考试指挥棒,加强对学校的政策导向、微观调控,建立自上而下的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经营”机制。
2、开展有利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学校“心育”常规活动。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预防性的教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摆在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引导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学校教育工作的始终,倡导开设

小学生心理调查问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才艺人生
  • 文件大小3.85 MB
  • 时间202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