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者
马菲菲
课 型
新授课
课题
解决带有大括号的减法问题
学习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目确实定的根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考虑
《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生活问设计者
马菲菲
课 型
新授课
课题
解决带有大括号的减法问题
学习内容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第47页
目确实定的根据
1。基于课程标准的考虑
《数学课程标准(2020年版)》有关本课的要求是:让学生经历一些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知识的现实性。让学生初步体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根本方法。这就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去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的第五课时。本课是解决问题教学的弟二课,是第二次借助问号形式向学生明确提出一个需要解答的问题,教材第二次出现这种形式的内容,它是一种用情境图反映的数学问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数学知识同生活实际严密结合起来,并在生活中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准确、恰当的向学生浸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利用多种渠道理解题意。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理解加、减法意义,掌握7以内加减法口算,根据一幅图写四道算式,和解决带有大括号的加法问题的根底上学习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虽然对减法意义已经有了本能的理解,、感悟、交流,向学生初步浸透问题意识,帮助学生正确把握数量关系,使学生初步掌握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
学习目的
体会解决问题的根本步骤,初步学会有顺序地、完好地分析问题。
掌握用6,7的减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比照中,感受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区别。
3、逐渐进步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才能。
学习重点
能正确用6、7的减法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
能正确用6、7的减法的知识去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评价任务
在小组交流和老师引导下,能正确说出图中的信息和问题,并会用加法计算并检查。
通过比照学习,会说出用加法和用减法解决问题的去别。
会独立完成及时反响和评价检测。
学前准备
课件、动物卡片、小棒
“问题导学”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1
复习铺垫
引入新课
一、知识链接
学生能正确答复老师提出的问题。
?个
孩子们,来瞧一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对,一些漂亮的风筝!除了风筝,你还看到了什么?(大括号)。
问题1: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你会列算式吗?
预设:+2=7。
小结:大括号表示合起来的意思,问号在下面就是“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
环节2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二、探究新知
孩子们,你们的表现太棒了!今天淘气的小青蛙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我们一起去瞧一瞧吧!出示情境图.
1、解决带大括号的减法问题。
问题2:孩子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
预设:一共有7只青蛙,,有两只跳下水中。
再仔细看一看,你还看到了什么
第五单元—大括号解决问题(减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