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根《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彩那天》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开篇课文。文章以汽车的得而复失和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过程为线索展开,通过精彩的语言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这是本课的一大特色。根据中年段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及本课的特点将“初步学习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作为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而本单元的主题是“以诚待人”,因此体会父亲老实、讲信誉的品质那么是本课理解上的重点,理解“道德难题”之难,也就成了本课的难点。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刚刚进入四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词句的才能,但是把握主要内容和透过词句揣摩人物的心理上还存在一定难度,教学以学生自读自悟为根底,老师根据学情恰当引导、启发,在难点处巧设疑问,设置梯度,在重点处凸显语言文字训练,并及时总结提升写法。
二、教学目的
1.结合详细语境准确理解“拮据、梦寐以求”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把握主要内容。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学习作者通过人物神态、动作表现人物内心的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
学生:
1.自读课文2~3遍。
2.试着结合生活实际、联络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不懂的词语。
3.想一想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
老师:自制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品析课文。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这篇课文,一起读课题──(齐读)。中彩那天终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整体把握,明白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把握主要内容.
(1)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根据学生的答复,帮助学生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个别练说,、经过和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同桌练说。
(4)小结。
(三)细读课文,探究“道德难题"之难.
1.探究: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呢?为什么难呢?文章又是怎么写出父亲“难"的表现的?
2.自读自悟,圈画有关词句.
3.交流汇报。
(1)抓相关词句,探寻“难”的原因
◆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父亲不知道是留下车,还是将车还给库伯.)
◆是留还是还?我们先来探寻留车的理由有哪些?
句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拮据。(重点品读“拮据")
句子二:他梦寐以求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重点品读“梦寐以求”)
句子三: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说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
   
句子四:“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我冲动地说。
◆指导朗读。
(2)扣重点词句,品析“难"的表现.
句子一:“不一会儿,,他神情严肃,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重点扣住描写神态的词:“神情严肃")
句子二: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和父亲共享

中彩那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keck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