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课 古诗二首
一、教材分析
《夜宿山寺》用夸大的手法和绝妙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夜宿山寺,身临高处的独特感受。《敕勒歌》歌咏了大草原苍茫辽阔、壮丽富饶的风光,抒发了草原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豪情。(精品文档请下载)
二、学情分析
舌音,引导学生注意“诗"和“寺”的区别,再齐读诗题。
(2)理解诗题。(时间:夜。地点:山寺。事件:宿。)
(3)理解“宿”的含义,说说诗题的意思。
齐读诗题
(1)自由读
(2)合作读
(3)示范读
(4)指名读
(5)齐声读
设计意图:
抓诗题,引关注,助理解。诗歌的题目往往藏着很多信息,从诗题入手,可以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二、初读诗歌,学习字词。
1。读诗歌。
(1)自由读:自读古诗,读准字音。
(2)合作读:同桌一人读,一人听,重点注意字音是否读准确,不正确的互相教一教。
(3)示范读:老师范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课件出示:
夜宿山寺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指名读:点3名学生朗读。(发现问题,师生一起纠正)
(5)齐声读: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学字词.
(1)强调易错字音。
背诵古诗
①通过“晨”“震"“振”的读音,进而强调“辰”是翘舌音、前鼻音.
②“恐、惊"是后鼻音、形声字,可借助部首帮助理解字义。
(2)摘苹果认读生字。(课件出示生字苹果树)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应重视朗读。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古诗时,必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识字,学词,析句,理解内容,,强化学生的记忆。
三、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说说山寺给自己的印象。(高耸入云)
2。学习“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1)随文学习“危”。
①通过组词,理解“危"如今大多指“危险”的意思.
②出示“危”的字形构造:中间的“厂”代表山崖,上面的
部分代表一个人站在山崖上,下面是一个跪坐着向山崖之上看的人:啊,那个人站在这么高的山崖上,太危险了!“危”的本义是表示“高"。(板书:“危楼”即“高楼”)
(2)找找句中有哪些字词写出了楼之高。
①高百尺。(板书)
质疑:一米等于三尺,这座楼真的有33米,相当于11层楼那么高吗?
明确:“百尺”是虚指,这里运用夸大的写法,形容楼很高。
想象:想象诗人站在山顶寺庙的高楼上远眺时的感觉,并说一说。
②摘星辰。(板书)
理解:“星辰”是日、月、星的总称.
想象:诗人站立处离天很近,好似一伸手就可以摘到星辰。体会诗人想象力的丰富。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朗读时强调“高”和“可”字,突出楼之高。
3。学习“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1)继
18古诗二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