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工程概况由于老桥设计荷载等级低,加上多年超负荷运行,检测鉴定为一座危桥,不能满足交通要求,根据规划对该桥进行改建。改建后的桥梁与两端的车站路同宽,,本桥梁的改建不仅改善了靖江城区的交通环境,同时改善投资环境,对于加快整个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项目概况一览表:工程名称建设地点项目规模预计工期工程特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第二章设计标准和主要编制依据一、设计标准1、桥梁主要技术标准(1)桥梁设计荷载:车行道:城—B;人群:按规范CJJ77-;按温差Δt=30。C计;抗震标准:根据GB18306—2001,,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2)桥梁横断面布置桥梁横断面布置为:,,。(3)桥梁设计坡度桥面系横坡:桥面车行道同车站路,%,由桥墩盖梁和桥台台帽调整形成;%,通过人行道垫块调整。桥梁纵坡设计:%,竖曲线半径为3000m,变坡点设在桥中。竖曲线的设置根据计算高程在桥面铺装中调整。(4)河道通航要求:航道等级为七级航道,,通航净宽不小于18m,(国家85基准)。2、工程地质资料桥位土层为近代长江冲积、堆积成因,上部为亚粘土与亚砂土,粉砂互夹层,下部为粉砂亚砂土互夹层,按工程地质角度,地基土可分为八层:①层杂填土:以粉质粘土等杂物为主,结构较松散,~,该层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不宜作为建筑物的持力层。②层淤泥质亚粘土:上部为黄色,,流塑状态,层理清晰,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该层分布均匀,~,属中高压缩性、中低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差。③层淤泥质亚砂土:灰色,流塑状态,层理清晰,有摇震反应,无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低,该层分布均匀,~,属中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差。④层淤泥质亚粘土:灰色,流塑状态,层理清晰,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该层分布均匀,,属高压缩性、低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相对差。⑤层细砂:灰色,中密为主,饱和,局部夹亚砂土。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呈亚圆形,级配良好,该层分布均匀,~,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相对较好。⑥层粉细砂:灰色,密实,饱和,夹亚砂土。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呈亚圆形,级配良好,该层分布均匀,~,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可作为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⑦层亚粘土:暗绿色,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有光泽反应,干强度和韧性中等,该层分布均匀,~,属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工程地质条件较好。⑧层粉细砂:黄色,密实,饱和。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呈亚圆形,级配良好,含较多的铁锰结核,该层分布均匀,为中等压缩性、中等强度土,本次勘察未钻穿。可作为建筑物的桩尖持力层。3、桥梁结构要点本桥采用三跨简支板梁桥,跨径组合为:20m+25m+20m。(1)桥梁上部结构25m预应力砼空心板,,,,全桥共计中板51块,边板6块。(2)桥梁下部结构桥墩为柱式墩,,每墩6根,共计12根桩。桥台为重力式桥台,,每台16根,全桥共计32根。(3)桥面构造桥面设置10cm的C50砼桥面铺装层。桥面在桥墩处采用桥面连续结构,以减少伸缩缝数量,改善行车条件。桥台处车行道采用D80型毛勒伸缩缝。人行道采用钢板伸缩缝。(4)过桥管线供电、广电、电信等电缆过河,布设在桥梁人行道板中。(5)主要材料①、25m空心板、铰缝、桥面铺装采用c50砼;桥墩盖梁、接柱、系梁、台帽、人行道、拱形梁采用C30砼,承台采用C25砼,灌注桩采用C25水下砼,桥台承台底垫层采用C10素砼。②、预应力钢绞线:采用符合美国标准ASTMA416-97a270级标准的钢绞线,%,Ryb=l860MPa,弹性模量E=。③、锚具及管道成孔锚具采用OVMl5—9型及其配套设施,管道成孔采用预埋内径80mm锌铁皮波纹管。④、钢板采用Q235(GB700)。⑤、钢筋:I级钢(中)II级钢(中),所有钢筋均应满足GBl499及GBl3013的规定。⑥、,块石须石质好,不得使用风化石。⑦、台后填土台后填土:台后10m范围内的过渡段采用8%的石灰土,分层(每层20cm厚)回填夯
道路桥梁旧桥改建监理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