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我国的环境问题现状
过去20年间,中国因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造成的损失占GDP的7~20%。2005年,;2007年,40%的城市生活污水直接排放;60%的大型湖泊因矿物质和有机物污染而出现富营养化;在监测的197条河流中,半数受到硝酸氨、过锰酸盐和石油的严重污染;在监测的287个大中城市中,只有的空气质量达到环境保护部的标准(另一种说法是,全国只有的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上述环境污染是表面上的,是以城市或工业地区密集人群为中心生态危机
。实际上,那些“远在深山”的生态退化更加危险。环境污染了,国土还在,还有修复的可能。但一些致命的生态破坏则很难修复,如消失的物种不能“死而复生”,损失的土壤不能回到原位,干涸的湿地难以再现生机等等。
环境污染通常是多因子联合作用,健康效应表现综合性环境中有害因子有很多种类,他们可能同时进入人体,产生相互作用,这些因子的联合作用将使人体产生的效应更加复杂。
污染表现为低浓度、长时间、慢效应生活环境中的污染因子浓度通常比生产环境中浓度低的多,但由于人群长期生活在这种环境下,因此作用面广,机体内累积剂量大,累积损伤大,表现为低剂量、长时间的慢性中毒。
二.我国环境安全问题原因
一是:我国国民的环境意识很薄弱。一次事件过后,往往不会去思考它深层次的原因,眼光不长远,还有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另外,就是现在是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功利主义思想比较严重。
二是:行业潜规则,行业的诚信危机和社会责任缺失。例如跟环境问题挂钩的食品安全问题中,有过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早在一年前就在美国的宠物食品中查出。美国禁止往宠物食品中添加的三聚氰胺,却被中国的知名企业往婴儿的奶粉中添加,这已经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社会责任,而是整个行业的诚信危机,是整个行业的社会责任问题。
三就是政府监管的问题。这个我认为是最根本的原因。突发环境事件的涉案企业往往长期受到地方政府的特殊"保护",
如何建立起对企业违法行为和政府监管不力进行监督的法律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
命题。
只有企业、政府、公众等利益主体都能在公平博弈的基础上,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充分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才能真正解决现实而具体的环境问
题。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成本最小的基础上,牢牢守住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一环境安全底线。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广西龙江河镉污染事件刚刚解除应急响应,广东韶关仁化县血铅超标事件又进入人们的
视野。
严峻的现实一再提醒我们,中国已进入突发环境事件高发期,环境安全管理面临空前挑
战。
靠什么守住环境底线?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另外,就是中国的
环境安全相关法律不完善,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有法难依,违法成本很低,既然有暴力可图,付出小小代价又何妨?
中国环境安全的大范围影响
污染问题并非单纯的环境问题,它的背后是一条条生命,是老百姓和中国社会的一大切肤之痛
环境保护论文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