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
1 / 6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摘要: 现在的孩子生活幸福,在家里无时无刻不在享受着亲人的关爱与呵护,总有一种“以
我为中心〞的意识,当着“小皇帝〞 “小公主〞。孩子们容易无视了生活经历中许多值得珍惜
的东西。在小学品德课
使说服更有针对性, 灵活生动,
把思想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但教师在与学生谈话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其中谈话的内容、
6 / 6
----
方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确定,因材施教。 谈话后要积极向学生提出行动上的要求,使
每次谈话都有实质性的作用, 做好稳固工作。 谈话应该是经常性的, 不只是在学生犯错误后才进展。教师找学生谈话时,态度应该亲切、真诚和自然,使学生从内心承受你的方式,从
而翻开自己的心扉,愿意让你走进去,否那么再多的工作也是徒劳无功。
讨论这个方式主要是用于小学的高年级。因为高年级的小学生有一定的思想,有自己的区分
力,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集体讨论来自己教育自己的方式。 它的特点是有利于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锻炼学生的思考和思维能力, 提高自己的区分力。 特别是在学生中对某些问题认识上有分歧意见无法统一时, 运用这种方式更有效果。 可以是一次辩论会的形式, 也可以
是一个主题班会的形式等等。 如果运用得当, 这种通过讨论启发学生自觉的教育方式, 常常能带来很好的教育效果。
〔二〕情感陶冶
一般说来陶冶法有“陶情〞和“冶性〞两方面的作用机制。情感陶冶法是指通过设置一定的
情境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到道德情感与心灵的熏陶、教育的一种教育方法, 相对于说服教育,
它那么是一种暗示的德育方法。 情感陶冶法的具体实施途径一般是三个方面:教师的师爱、 环
境陶冶、艺术陶冶。其根本要求有:〔1〕教师的最主要功能表达在教育情境的设计上,这一
情境必须能够引人入胜, 具有感染力。在教育情境设置之后,应当尽量淡化教师的作用,除
非教师在情境中是情境的构成要素之一。〔 2〕教师作为教育情境的构成要素的条件是对学生
的挚爱、 真诚以及自身道德人格的魅力。同时教师应当成为道德人格上的典X,这是陶冶的
一个重要因素。〔3〕应当促进学习主体与教育情境的互动,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对环境
的净化、美化和改良。学生的主动参与是增强道德陶冶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因为“参与〞可以使环境变成一种具有亲和力或亲切感的道德影响源。
在假设干种陶冶法尝试中,
英国教育家威尔逊的 “家庭化模式〞
是一个可以借鉴的典型。
其具
体做法是:由几十名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学生组成一个“家庭〞
,有自己的家长、男女舍监和
自己的房子, 成员共同参与一些日常生活。
其中家长既是保证规那么实施的监视和主持,
更是
一位与儿童平等的角色,
他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情感,
并正确处理好自己与他
人的情感问题。 男女舍监分别代表男女主人,
管理家庭生活。 由于家庭可以既提供归属、安
全、交流与合作的时机,
又促使儿童独立思考和承当责任,情感生活与道德生活统一,
应该
说家庭化模式是一个较好的德育方式。
德育过程之中广泛应用情感陶冶法。陶冶法的长处是教育意向和内容处在一个生动形象、趣
味盎然的环境与活动之中, 教育过程易于发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想象和理解

小学德育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22891254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2-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