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申输入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质相对不高,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也较突出。对于高职生这样的群体,如何进行英语教学,如何使他们掌握英语的读写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这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高职学生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在以前的学习过程中缺少成功的经历。因此,高职学生存在着许多负面心理,如焦虑、急躁、怯懦、自负等。当高职生在学习生活中遭受挫折并感到无能为力时,往往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这些消极心态和因此形成的不良行为也会反映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吴晶认为,多年的心理积淀使高职生的思维惰性得以强化,学习的愿望不强烈,他们的学习往往限于被动应付。课堂上很少思考或者根本不思考问题,对知识的接受、理解处于最低层次,使教学的双边活动“一头热”,英语教和学的各项实践活动很难开展,教师在课堂上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高职学生心理上的低成就动机、低自我概念、低自我效能感、消极定式和思维惰性,对教师的教学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以,高职的英语教学不能单纯地停留在学科教学模式中,需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教学观、学习观、方法观和语言观。如何为高职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输入”理论,为学生创造一个低情感过滤的氛围,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习得,是我们每一个高职英语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输入”及“情感过滤”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在探讨克拉申的“语言输入”和“情感过滤”假说时,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出现的难题都与此有关。克拉申的理论为我们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设,可理解性语言输入是语言习得的关键,是一个关系到英语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就我国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来看,要使学生在低情感过滤的氛围中获得更多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从而提高语言习得的效率,必须从英语课堂和课外同时做些努力。
(一)把握课堂英语教学
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创设情感障碍低的语言习得环境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将大大促进学习效果。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言行举止对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减少学生英语学习中的焦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当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卡尔?罗杰斯(Carl Ramson Rogers)认为,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学生创造性自由表现出来的重要心理环境。而不良的课堂氛围会对学生造成压抑感和不安全感,创造性不能自由发挥,并且会使之产生戒备。一些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有关课堂气氛的调查,他们的调查表明,学生对课堂气氛的正面感受对学习成绩和学习态度有积极影响,学生实际感受到的课堂环境和他所希望的课堂环境越接近,他对学习的满意度就越高,反之就越不满意。学生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希望和教师进行交流、沟通。然而,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多于一半的学生认为英语教师课外跟自己的接触“几乎没有”;大多数学生认为教师对自己的性格特征缺乏了解。由此可见,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的了解,结果导致师生关系疏远,学生对英语兴趣缺乏、上课无精打采。笔者认为,要激发高职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情感释放和情绪表达,以真诚、理解、接受的态度对待学生,平等地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只有这样,外语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摆脱目前这种师生缺乏情感交流与沟通,机械传授语言知识的沉闷的课堂局面,出现一种学生积极参与并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崭新的课堂气氛。除此以外,教师还应该努力保护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建立成就感。高职学生大部分是高考的失败者,高考失利的阴影无法迅速消除,他们普遍感觉自卑。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信心,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言,避免对学生做出过多的负面评价,对于学生的“输出”不要过于苛求正确性而损伤他们的自信。教师应尽量降低学生的情感过滤程度,使他们在一种开放和吸收的心理状态中接受所输入的语言材料。教师要学会接受和欣赏学生,认可每个学生都是具有自身价值的一个独立个体。
注意课堂话语Pica和Long的研究得出结论: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课堂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交际,因而学习者所获得的可理解的语言输入较少,不利于语言习得。也就是说,仅有可理解性输入还不足以产生语言习得,语言学习者必须将语言输入与语言输出在一个有意义的环境中组合,语言学习才能真正有效。然而,赵晓红的研究发现,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中国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往往占用了70%甚至90%的课堂时间,学生
克拉申输入假说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