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防疫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生猪防疫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1 防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防疫队伍支离破碎,兽医人员短缺,防疫出现漏防状态
由于生猪重大疫病疫苗是免费下拨的,养殖户积极性也高。目前四川宁南县兽医保障措施不得力,工作效率低,适时定期免疫程序执行难 《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养殖业生产的动物疾病实行计划免疫,实施强制免疫。而实际执行中却缺乏强制的手段和措施。我县部分乡镇领导对政府保密度和强制免疫的意识不强,以为防疫工作只是畜牧部门的事,加之农民对防疫的认识不够,认为打不打针都一样,工作难度相当大,兽医要把疫苗注射到牲畜体内去,往往是费尽心思,费时费工,效率极低。而且也难以全面落实动物免疫程序,实现适时定期免疫。
动物防疫中的意外风险补偿缺乏政策规定,畜主、兽医都难以承受动物防疫风险 在大面积的预防注射或监测工作中,由于面对的是成批的活动物,加上外界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每年总有少数地方或轻或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死亡。出现问题则需要救治或补偿。由于没有明确的政策规定和经费支持而常陷于僵持状态。导致在一定区域一段时期内动物防疫工作无法继续开展,形成防疫空缺。
基层动物防疫队伍素质与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防疫队伍的技术人员,大多是靠跟师学艺、部门短期培训获得的专业技能。这样的专业理论基础,面对养殖业方式的改变,快速发展的动物防疫技术和现代社会对动物防疫工作提出的高标准要求,一些人已显得力不从心。
监督管理工作与手段跟不上 目前已开始用测抗体的办法来督查动物防疫工作,但许多地方尚未做到。而且测抗体并非尽善尽美的办法,因为处于野毒感染潜伏期的动物同样有很高的抗体滴度。因此,检测抗体必须与免疫标识和免疫档案制度结合起来,与平时的防疫检查结合起来,与一个地区的总发病率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实际效果。而要做好该项工作,无疑责任在县级动物防疫监督机构。但现在此项工作开展得较少。
科技普及推广流于形式
平时的饲养管理和卫生消毒工作是防疫工作的前提,目前不仅广大养猪户不明白这个重要的道理,就连许多从事动物防疫工作的同志也不明白这个道理的重要性。而许多地区的科技普及和科技推广近年来成了一年一度的形式工作,大多在年头年尾搞搞送科技下乡的形式。农民渴望的科学饲养、科学防疫等科技知识和科学技术就是到不了农民的手中。
3 应对措施
加速基层兽医体制改革
兽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乡镇。基层(乡镇)兽医站的组建,机构的体制性质,基层兽医人员的地位、待遇、聘用机制等诸方面必须解决好。基层兽医队伍组建的好坏,是一个地区兽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应尽早出台基层兽医体制改革的方案,以便此项工作的开展。
加强基层兽医人员技术培训 从目前动物防疫的具体情况来看,无论兽医体制改革完成与否,加强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都势在必行。应抓紧对现有基层兽医人员的技术培训,让他们尽快掌握动物防疫的新技术和新的操作规程,尽快适应农村动物防疫的形势需要。
进一步加大对养殖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强制免疫病种的免费动物防疫机制 建议由各级政府牵头建立强制免疫病种的免费防疫机制。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只实施强制防疫,所有防疫用工、物资全部由各级政府
生猪防疫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