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徐水小学 高秀丽
教学目的: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地广陵。论年龄,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然而一样的兴趣爱好,一样的才华横溢,使他们互相仰慕,相见恨晚,即使是短暂的离别,也那么依依不舍.(精品文档请下载)
三、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1、就是这样一首千古传诵的名篇,我想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读了吧,来自己先放声读读,读的时候一定要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精品文档请下载)
2、学习生字(我们先和刚刚还未认识的生字朋友打声招呼,谁愿意读?容易读错的再给大家提个醒。个别读—-所有生字词语都来了,全班齐读)(精品文档请下载)
3、请一个同学来读这首诗,老师给你加点伴奏,?(精品文档请下载)
4、想象得真好!正像大家说的,,哪几句诗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精品文档请下载)
(学生读诗句,交流:前两句描写了孟浩然辞别的情景,后两句描写了李白目送孟浩然的情景)
四、感悟诗境,品读古诗。
,,知道平面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哪个同学能帮我贴出黄鹤楼和扬州的位置?指名上台贴出
“黄鹤楼”•“扬州"•贴对了吗?生::真厉害!为什么这么贴?能结合诗句说一说吗?指名说。(精品文档请下载)
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所以诗人说故人———
孟浩然从黄鹤楼去扬州要顺流而下,所以诗人说烟花三月—-——---—--—
“故人”是什么意思?(老朋友) 在这指谁?(孟浩然)从哪知道的?(注释)真好,结合注释是弄清古诗意思的好方法.(精品文档请下载)
2、师:烟花给你们什么感觉?(漂亮,绽放……)为什么用烟花形容三月呢?还可以说什么样的三月?
生:百花盛开的三月,争齐斗艳的三月,阳光明媚的三月,鸟语花香的三月……
师: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如今又逢三月,这个季节去扬州,李白仿佛看见了扬州怎样的一番景象?
生:也是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
师:老师请大家欣赏下这时的江南一带的美景。(播放课件)此时此情此景,好友要去繁华都市,你有什么想说的?(小结: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精品文档请下载)
师:有一个读书的好方法就是展开想象,请想象刚刚说的画面并带自己的感觉读读这两句诗。
。可李白还在黄鹤楼上久久的望啊望啊,他在看什么啊?指名说:船。几只?生:一只。师:诗中哪儿告诉我们?生:孤帆。师:对!孤帆就是?生:孤孤单单的一只船。(精品文档请下载)
可那是唐朝盛世啊!长江是主要的交通渠道。江上应该有许许多多来往的船只(课件点击:江上千帆)。为什么李白只看见孟浩然的孤帆呢?生:因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师:李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