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同时还发生能量变化。化学变化常伴有放热、发光、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等现象。
,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如蜡烛燃烧过程中伴随着蜡的熔化等物理变化。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生成了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宏观:没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若是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不发生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分子运动速率的大小变化
宏观:有新物质生成
微观: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新分子
外观特征
物质的状态、形状等发生了变化
常伴随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举例
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
镁条燃烧、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区分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联系
在物理变化中,一般不会发生化学变化,但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例题1】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铁杵磨成针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解析】本题将变化与诗句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诗的意境中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A项是铁杵变成铁针,没有生成新物质,而B、C、D三项变化时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A。
【答案】A
 
二、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区别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判断
直接或由仪器间接观察
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可判断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
根据物质的化学变化判断其化学性质,如可燃性、稳定性(如受热是否易分解)等
 【例题2】阅读下列信息: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金属光泽,质地较软,很容易制成薄片;铝的密度较小( g/m3),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铝在空气中容易与氧气作用,生成致密的保护层——氧化铝;铝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
根据上述信息,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铝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铝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化学反应),将物质的性质分为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与铝不同的氧化铝,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新物质氢气,铝本身也发生改变,这些都属于铝的化学性质;其余则属于它的物理性质。
【答案】(1)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质地较软、密度较小,良好的导电性和传热性(2)在常温下可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可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
 
基础检测
,其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春风吹又生 ,蜡炬成灰泪始干
,铁杵磨成针 ,春风送暖入屠苏
,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
(俗称酒精)可以燃烧
,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铝制作炊具 (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

(  )


(  )



、发热、变色、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的现象
,可根据哪些物理性质来区别?
(1)盐和糖_______________;(2)铜制品和铁制品________________。
(3)酒和醋_______________;(4)瓷勺和塑料勺__________________。
8. 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

九年级上册化学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企业资源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2-01-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