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气
︵
混
合
物
︶
其
它
氮气78%,%,%,%(体积分数)
空气
的污
染与
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破坏生态平衡。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污染源: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氮的氧化物)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环境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氧
气
︵
纯
净
物
︶
性
质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标准状况下),不易溶于水。
化学
性质
︵
氧化
反应
︶
硫:在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而在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碳:在空气中保持红热,在氧气中发出白光,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铁: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
磷:产生大量白烟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产生气体(CO2)
制
取
方
法
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原理:氮气和氧气的沸点不同 物理变化)
实
验
室
制
法
原
理
2H2O2 MnO2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装
置
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固液不加热型
收集装置:根据物质的密度、溶解性
步骤
查、装、定、点、收、离、熄(茶庄定点收利息)
注
意
点
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空气)
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用
途
供呼吸
如潜水、医疗急救
支持燃烧
如燃料燃烧、炼钢、气焊
物质
组成
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分
类
混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纯净物
单质(同种元素):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化合物(不同种元素):CuO HCl NaOH NaCl
分子
与
原子
定
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相似点
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
联系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物
质
构
成
分
子
定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
表示法
化学式
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的组合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读法: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读作某化某
九年级化学提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