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指示表检定规程
了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量检定规程
JJG 830—2007
深度指示表
Dial DepthGauge
2007—08—21发布 2008—02—21实施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0(03 ?0(03 ?0(020 ?0(015 ?0(012 10<S?30 ?0(04 ?0(04 ?0(030 30<S?50?0(015 50<S?100 ?0(05 ?0(05
4(5校对用量具 校对用量具应符
合表5的要求。
表5校对用量具的要求
标称尺寸范围S,mm 尺寸偏差,vm 两测量面的平行度,vm
?2(0 2(O 1?S?50
?3(0 50<S?1003(0’
100<S?150 ?4(0 4(0
150<S?200 ?5(O 5(0
?7(0 7(0200<S?300
5通用技术要求
5(1外观
5(1(1测量面不应有碰伤、锈蚀及明显的划痕。非测量面不应有毛刺、脱漆或镀层脱 落等外观缺陷。
5(1(2指针式指示表刻线清晰、均匀、无断线、脱漆现象;数显式指示表显示应清晰, 各功能键应标注明确。
5(1(3可换测杆上应标注测量范围,校对用量具上应标注标称尺寸。 5(1(4深度指示表上应标有分度值、测量范围、制造厂名或厂标、出厂编号。 5(1(5后续检定的深度指示表允许有不影响计量性能的外观缺陷。 5(2各部分相互作用
5(2(1锁紧装置作用应切实有效。夹紧专用表后,测杆的移动及指针回转应平稳、灵 活,不得有跳动、卡住和阻滞现象。
4
JJG 830_-2?7
5(2(2数显表各功能键功能应灵敏、可靠。
5(2(3可换测杆的更换要方便,紧固后应可靠。
5(2(4测量杆被压缩时,指针式深度指示表的指针应按顺时针方向转动,且度盘上的 标尺标数应随指针转动方向递减排列;数显式深度指示表显示数字的变化方向应为递 减。
6计量器具控制 计量器具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
使用中检验。
6(1检定条件
6(1(1检定深度指示表的室内温度应为(20?5)?,检定前被检表与检定用器具平衡温
度时间应不少于2ho
6(1(2检定用设备见表6。
6(2检定项目 检定
项目见表6。
表6检定项目及检定用设备
首次 后续 使用中 序号 检定项目 主要检定工具 检定 检定检验
+ +1 外观 + +++2 各部分相互作用 ++3 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 4 ++基座测量厩的平面度 刀口尺、2级平晶、5等量块 ++ 5+重复性
1级研磨平板、5等量块6 ++ 示值误差 7++校对用量具 光学计、4等量块
注:表中“+”表示应检项目,“一”表示可不检项目。
6(3检定方法
6(3(1外观
目力观察。
6(3(2各部分相互作用
观察和试验。
6(3(3测量面的表面粗糙度
用表面粗糙度比较样块比对测量,有争议时用表面粗糙度检查仪测量。 6(3(4基座测量面的平面度
6(3(4(1分度值,分辨力为O(001mm的深度指示表,用直径大于被检基座测量面长度
的2级平晶以技术光波干涉法进行测量。平面度占按下式计算:
占=,z?M2
5
JJG 830__ 伽
式中:”——干涉条纹的条数;
A——工作光波波长。
图4所示干涉条纹为5条。
图4干涉条纹示意图
6(3(4(2分度值,分辨力为0(01mm和0(005mm深度指示表基座测量面的平面度用刀 口尺以光隙法按图5所示方位进行测量。基座测量面平面度的测量,是以各方位测得的 光隙与标准光隙相比较(标准光隙由5等量块、2级平晶和刀口尺组成获得),取直线度 误差最大值为受检基座测量面的平面度。若各方位的光隙均出现在刀I:1尺中间(凹形)或 两端(凸形),取最大值为受检基座测量面的平面度;当在一个方位光隙出现在刀V1尺中 问,而在另一个方位出现在刀口尺两端时,应以两次出现的光隙量之和作为受检基座测 量面的平面度。
IV 图5平面度测量示意图
6(3(5重复性
在深度指示表量程范围的始点位置测量。将基座置于1级研磨平板上,调整深度指 示表,使深度指示表的指针和转数指针对好零位(指针指向测杆轴线上方)。将深度指示 表在平板的同一位置拿起,再轻轻放下,待基座与平板接触后,在深度指示表上读数。 在重复性测量条件下,连续测量9次,用实验标准差来表示该受检深度指示表的重复 性。实验标准差用贝塞尔公式计算,详见附录A中的A(6(1。
6(3(6示值误差
6(3(6(1所配指示表按相关规程检定合格,在所配指示表的测量范围内大致均匀选择 3,5个点测量。 。
6(
深度指示表检定规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