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唐代咏侠诗刍议.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唐代咏侠诗刍议
 
 
摘 要:唐代是中国古代最为鼎盛与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所产生的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里程碑式的标志,而唐代诗歌便是这广阔的文学海洋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在这一时期,文与武之间的碰撞,使得侠文化得到了一定不着以浓墨重彩,便将人物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市井游侠自由洒脱的性情通过肖像描写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可见这类描写方法对于把握侠客形象的基本情况极为重要。
(二)环境的渲染烘托
《人间词话》有云:“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c环境的渲染烘托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有血有肉。景物不仅表现场景环境,烘托诗中人物情感,同时也蕴含着诗人自身的情感。陈子昂《感遇三十八首
·其三十四》中这样描绘边塞场景:“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d开头四句是对环境的描写,“朔”“秋”表明此时是秋天,“明月”表明是在晚上,“边”“亭”“楼”展示了周围的景物,一幅完整的画面便勾勒了出来。然而“萧”“哀”等词语的修饰,将全诗营造成悲凉、萧瑟、哀怨的气氛。因而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個孤独、愁苦的边塞豪侠形象,独自站在明月楼上,心中不平、懊恼的情绪油然而生,将豪侠建功立业之决心通过环境的渲染充分表现出来。再如陈子良《游侠篇》:“洛阳丽春色,游侠骋轻肥。水逐车轮转,尘随马足飞。云影遥临盖,花气近薰衣……” e在春色正好的洛阳,游侠自由驰骋于市井,一切景物祥和淡然。全诗对游侠着墨较少,重在对环境的描绘,通过这样的构建,将侠客置于自然尘世之间,他有着普通人的性情,绝非高远而不可触及。正是环境的渲染烘托使得诗中的侠客形象有血有肉,有着独立的想法与情感,以一个真实存在的人物形象立足于景物之中。
(三)激烈的矛盾冲突
文学即人学,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只有将人物形象置于社会关系和矛盾冲突中,才能塑造出杰出的艺术典型。矛盾情节的叙述与推进,不仅会推动整个事件的发展,也促进了人物形象趋于完善。诗中激烈的矛盾冲突向读者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使其逐渐丰满起来。王维《少年行》最激动人心、情节冲突最激烈的是其三:
一身能擘两雕弧,虏骑千重只似无。
偏坐金鞍调白羽,纷纷射杀五单于。f
侠客少年出征边塞,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所向披靡。他一人就可以拉开两张弓,敌军即便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但在他的眼里都不算什么。他坐在鞍上向敌人射箭,敌军纷纷四下逃窜,无法逃脱他的进攻。细致地刻画了侠客少年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激烈情节,生动地表现出侠客形象豪迈的献身精神和高尚的爱国热情。激烈的矛盾冲突使得侠客形象具有了丰满的血肉和灵动的生命。
(四)富有气势的语言
众多咏侠诗中表现出高昂明朗的感情基调,雄浑壮大的气势力量,这得益于诗歌语言极富有气势。诚如刘勰《文心雕龙·风骨》篇所云:“是以怊怅述情,必始乎风;沈吟铺辞,莫先于骨。”g强调诗歌作品铺排文辞,没有什么比骨力更为重要。骨力是本,这就要求诗歌语言要富有气势,以彰显风骨。诗歌语言的运用极为重要,语言使用得当、拿捏准确,会为全诗增色不少,并且通过语言可以传递主人公的情感,展现其性格特征,强化人物形象在读者心中的印象。如李白《侠客行》中这样描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h短短二十字便概括出了侠客形象的精神品质:为他人排忧解难,重义气,轻名利。写出了侠客剑术极其高

唐代咏侠诗刍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2-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