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西省“十一五”重点渔港 182 种、虾类 9 种、蟹类4种、
蚌类 51 种、螺类 27 种、蛙科动物 25 种,还有水生植物 202 种。
鱼类中婺源荷包红鲤、兴国红鲤、万安玻璃红鲤、彭泽鲫,军山湖
清水大闸蟹、鄱阳湖青虾及黄颡鱼独具地方特色,享誉全国。江西
还栖息有白鳍豚、中华鲟、白鲟等国家一级及江豚、水獭、大鲵、
胭脂鱼、虎纹蛙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 16 种。
2004 年江西省共有渔业村 324 个、渔户 210566 户、渔业人口
万人、渔业专业劳动力 万人。渔业专业劳动力中:捕
捞专业劳动力 万人、养殖专业劳动力 万人、后勤专业
劳动力 万人;兼业劳动力 万人。2004 年全省机动渔船
- 3 -16343 艘、43567载重吨、85218马力;非机动渔船22122 艘、20722
载重量。2004 年江西省水产品总量 万吨,其中:养殖产量
万吨,占总产量的 85%;捕捞产量 万吨,占总量 15%。
(三)渔港建设基本情况
1、渔港建设情况回顾
我省的渔港,从其形成来看,多数是广大渔民群众在长期渔业
生产活动中习惯停靠和避风的天然港湾,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在计划
经济体制下设置的。如梅溪咀渔港、锣鼓山渔港、南山人工渔港等,
早在 70 年代初期,省人民政府就曾拨出专款进行修建。近年来在
市场经济条件下,也有乡村组织和渔民群众集资修建起来的渔港,
如星子县的神灵湖渔港,就是在 2000 年由渔民群众集资 60 余万元
修建的。到目前为止,全省已登记在册的大、小渔港有 160 余处,
渔港岸线长达 5 万多米。其中,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文确认的渔
港有 64 处, 1999 年经农业部批准并正式对外公布的渔港名称有 31
处。这些渔港主要分布在沿江、沿湖的九个渔业重点县。有的渔港
已迅速发展为以水产品收购加工和渔需物资供给为中心的渔港码
头,其中有的经过初步建设已经具有避风、水产品加工、中转和简
单渔船维修等综合性能的群众性渔业基地。
我省现有渔港就其规模而言,大体可分为以下三类:一类是规
模较大,一般可容纳渔船 500 艘以上;二类是中等的,可容纳渔船
200-500 艘;三类渔港一般可容纳渔船 200 艘以下。为加强对这些
渔港的管理,我省早在 1952 年就成立了“江西省渔港草洲管理处”,
- 4 -下设 4 个办事处、12 个工作站,配备工作人员 108 人,其主要职责
是:管理鄱阳湖的渔港和草洲,调处纠纷,组织湖区的捕捞生产。
尽管后来机构撤撤并并,但对渔港的管理,各级渔业行政主管部门
一直没有放松。目前,全省在渔船比较集中的市县已建立了 24 个
渔船渔港监督管理机构,管理着 2 万余艘渔船。
2004 年国家首次启动内陆重点渔港建设项目,我省的南昌富
大有堤渔港、鄱阳渔港批复立项,项目正在建设中。
2、渔港自然条件评估
(1)鄱阳湖区及五大河流域内的渔港大多数地处沿湖自然港
湾和河湾,有的经初步建设已具有一定规模。如果在天然港口附近
修建人工防波堤,或在原有坝基规模上加高、加宽、加固,另外增
扩水产品市场,就可完善渔港功能,改善港内的泊稳条件,提高现
有港坝的抗风浪等级,并增辟新的渔船避风锚地。
(2)紧靠城镇的渔港,多数纳入了城镇规划建设范围,可根
据各地有利条件,以及渔业发展趋势,建设成为捕养结合的基地港,
兼顾商业、
江西省“十一五”重点渔港建设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