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
黄飞飞
1
提起“痔疮”,可以说是几乎人尽皆知,原因很常见、发病率很高,民间俗语有“十人九痔”之说,正因为“痔疮”如此常见,人们往往就不把它当回事,认为“痔是小问题,拖拖就好了”,“不防大碍”之类的。岂不知看似小小的“痔,由于一系列的病理改变使局部代谢产物积聚,进一步加重了肛门局部水肿,加重了痔核的嵌顿。这是一种恶性循环,所以内痔嵌顿日久必然出现坏死,此时的坏死常局限在痔核的粘膜部分,但亦有侵犯人体其它部分的情况。
、感染:痔核嵌顿后,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病人出现里急后重、肛门坠胀感明显等症状,此时感染多局限在肛门局部,如果强力复位容易使感染扩散,引起粘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肠窝脓肿。国外曾有报道因痔核嵌顿伴发的致死性门静脉败血症。
12
痔疮的检查常用体位
)侧卧位:通常采用左侧卧位,有时因患者身体的原因或诊治的需要,亦可采用右侧卧位。正确的侧卧位姿式是臀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膝各屈曲度,下侧髋膝屈曲成度。此体位适用肛门直肠小手术或病重、年老体弱患者的检查;
()膝胸位:患者双膝屈起,跪伏床上,肘关节紧贴床铺,胸部尽可能下压,臀部抬高。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检查体位,但不能持久,病重或老年体弱者不宜采用;
()蹲位:患者下蹲作深呼吸,用力增加腹压,作排便状,适用检查直肠脱垂、直肠息肉、痔脱出和直肠肿瘤位置稍高的患者。
13
诊断
、肛门视诊 有无痔块、皮垂等
、直肠指诊 主要是可触及内痔和混合痔的痔块。但更重要的意义是除外直肠肛管肿瘤等疾病。(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肛门镜检查 可观察痔的全部情况
、痔必须与直肠息肉、肛裂及慢性肠炎相鉴别。
14
与痔疮病状相似的疾病的鉴别
一、肛裂:多发于长期大便秘结的病人。由于大便又干又硬,大便时用力过猛,故在排便时裂伤肛管皮肤。肛裂初起时,创面新鲜,容易出血,鲜血可见于粪便表面,便纸上或滴出量很少,易与痔疮相混淆。但排便时和排便后肛门处剧痛是肛裂的主要特点,故可以此与痔区别。
二、直肠息肉:指直肠粘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多发于儿童。便后出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症状,故易与痔疮相混淆。但该症一般出血量不多,常染在粪便之外,排便时可有肛门处脱出一鲜红色圆樱桃状息肉,触之易出血,便后息肉可自行恢复,故可以此与痔鉴别。近年学者们认为,极早切除息肉可降低癌的发生。
三、慢性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以结肠粘膜广泛溃疡为特征的结肠炎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粪便带血及粘液便,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发烧、脱水、电解质紊乱、消瘦及代钾血症。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疼痛便意便后缓解的规律,粪便化验检查可见大量红。白细胞及脓细胞,故可以此与痔疮鉴别。
15
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一般治疗:适应于痔的初期和静止期。主要措施:①改变不良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②坐浴;③肛管内纳入含有消炎止痛的油膏或有润滑和收敛作用的栓剂;④血栓性外痔可以先局部热敷,再外敷消炎止痛剂,若疼痛缓解可不手术;⑤嵌顿性痔初期,清洗后用手轻轻将脱出痔块还纳,防止再脱出。
()注射疗法 :适用于、度内痔。将硬化剂注射于痔基底部的粘膜下层,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组织纤维化使痔块萎缩。
()红外线凝固疗法: 适用于、度内痔或混合痔。通过红外线照射,使痔块发生纤维增生,硬化萎缩。
()胶圈套扎疗法:适用于、、度内痔。将特制的胶圈套入到内痔的根部,利用胶圈的弹性阻断痔的血运,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而愈合。
、手术疗法
()单纯性痔切除术 :适用于、度内痔和混合痔()痔环形切除术 :适用于严重的环形痔()血栓性外痔剥离术
16
(一)非手术病人的护理
、饮食 增加饮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粗纤维性食物,忌酒。围手术期控制饮食。减少排便次数。
、观察病人的便血情况 观察排便时有无出血,出血量、颜色、便血持续时间。长期出血可出现贫血,注意防止病人在排便或淋浴时昏倒受伤。
、缓解疼痛 对有激烈疼痛者,给予止痛剂处理,肛管内纳入消炎止痛栓,肛门部位给予冷敷。
、坐浴 每次排便后应坐浴,清洁溃疡或创面,减少污染,促进创面愈合,水温—摄氏度,每日—次,每次—分钟。
、内痔脱出者应用温水洗净,涂润滑油后用手轻轻将其还纳入肛管,防止其脱出。
17
(二)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
术前护理
、心理:指导患者调整好精神状态,解除一切顾虑,消除紧张情绪,确立战胜疾病的信念。
、禁烟、酒,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并注意适当的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
、术前一日半流质饮食,晚上自行排空肠道内的粪便,可给予缓泻剂,必要时清洁灌肠。术前禁食小时禁饮小时。
、术日晨护士为其剔除肛周体毛。
18
术后护理
、切口渗血情况:注意观察切口敷料,若有少量血液渗出者,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密切观察;若出血较多者,须立即报告医师即使处理。
、切口疼痛:由
痔疮的预防和护理课件(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