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写健康明朗的中国诗.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写健康明朗的中国诗.doc1写健康明朗的中国诗采访时间:2015年1月15日采访地点:台客台北家中台客简介:本名廖振卿,1951年生,台湾省新北市人。国立成功大学外文系毕业。现为《葡萄园》诗刊主编,中国诗歌艺术学会常务理事。自大学时期即开始写诗,迄今已近四十年。目前已在两岸三地出版有诗集《生命树》《乡下风光》《故乡之歌》《与石有约》《星的坚持》《台客短诗选》《续行的脚印》等十一部。诗论集《诗海微澜》一部,散文集《童年旧忆》《生活随笔》二部。主编《百年震撼》(台湾九二一大地震诗选集)、《不惑之歌》(葡萄园诗刊四十周年诗选)、《半世纪之歌》(葡萄园诗刊五十周年诗选)、《诗艺拾穗》《诗艺浩瀚》《诗艺天地》(中国诗歌艺术学会会员诗选集)、《三月采风》(三月诗会二十周年诗选集)共七部。王觅:台客老师,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的采访。请谈谈您的人生经历,有哪些重要事件影响了您的创作?台客:我从小学起就对文学感兴趣,可能是受到三哥的影响,三哥大我12岁,在我读小学时,他已经读高中,他经常买些文学期刊,并喜欢剪报副刊文章,我很好奇,就读他的剪辑下来的文章,似懂非懂地阅读,久了就对文学产生了兴趣。在中学时也受到喜欢文学的同学的影响,大量2阅读一些中国通俗历代侠义小说,各种中外童话书以及各种文学杂志,记得当时喜欢看的杂志有《文坛》《皇冠》等。那些杂志上有散文、小说和诗,但我从小学到初中高中,都只看散文及小说,从来不读新诗。那时候对新诗没有兴趣,看也看不太懂,也不知道它在写什么。王觅:您是如何将对小说、散文的兴趣,转移到诗歌方面去的?台客:我大学考上台南的成功大学外文系,外文系主要是读英美的文学,包含了很多英美诗人的英语诗,他们的诗让我能够感动。大学一年级时对诗产生兴趣,大二起开始尝试创作新诗,一两年写了几十首不成熟幼稚的作品,当然不敢向外投稿,只是孤芳自赏。但是写多了,对诗有兴趣,也会主动去看市面上的诗刊、诗集,所以越写越有进步。我在大学三、四年级时,才对自己的新诗有些信心,开始向学校外面的刊物投稿。王觅:是否是因为中国新诗和外国新诗在质量上有一定的差距,让您对国内的新诗不感兴趣,读到外国诗后,才产生了兴趣。台客:对,开始对国内的诗歌确实也不太了解,进入大学读外国诗后,才发现诗与自己有关系,自己居然喜欢,所以就开始找国内的新诗读。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自己写好诗,想把诗写得更好。就阅读了很多台湾早期诗人的作品,如杨唤、归人、覃子豪、纪弦、洛夫、痖弦、叶维廉等人的诗作,当时囫囵吞枣,有诗就读。他们对我都有一定的影响。王觅:请谈谈您接受的诗歌教育的经历?除了在外语系受到教育外,是否还接受了其他的新诗教育?3台客:诗歌教育对我来说还是很重要的。写诗有天才说与后天努力说。天才的诗人百不得一,年纪轻轻,人生经验也有限,但靠着热情与对事物的敏感,往往也能写出一些好诗,故虽得年不长,但其作品也能受到世人肯定并传之后世,诸如外国的雪莱、拜伦,中国的顾城、海子等。后天努力说则有赖诗人在生活的岁月中,努力学习、吸收、感悟,从而创作出一首首好诗,绝大部分留名于文学史的诗人都是属于后者。我除了在外文系,读到外国老师教的英美新诗以外,还接受了国内诗人的影响。主要有两次。一次是在大二的时候,参加了淡江大学主办的“文艺营”,有小说组、散文组和诗歌组,诗歌组带队老师就是著名诗人洛夫先生。虽然只有一两个星期的新诗教育,但是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第二次是在大学毕业后,我在凤山当兵,由于上下班得以经常前往高雄文艺学院举办的“文艺创作班”,创作班的老师是知名诗人朱现冬先生。经他的引荐得以认识一些台湾南部的诗人,经常互动,诗的创作能力也十分旺盛,经常在当时的军中报刊《军人战士报》的专栏“诗队伍”上发表诗作。这个刊物由诗人羊令野任主编,后改名为《青年日报》。还在《笠》诗刊、《葡萄园》诗刊、《秋水》诗刊等诗刊发表过作品。在大学和在军队时期我写诗是很狂热的,但是后来因为生计原因,有十多年没有写,直到工作和经济比较稳定后,才又开始写诗。在写诗前主要是写散文,与诗坛也脱离十多年了。但是突然有一天在桌子前写出了一首诗,当时我很激动,从那次以后,又到台北书店去找以前熟悉的诗刊,如《创世纪》诗刊、《秋水》诗刊和《葡萄园》诗刊。就买了几本回来,认真读,又开始写诗了。但是一个人写作很孤单,想参加一个诗歌组织,找一些同仁。我觉得自己的诗风与葡萄园诗社比较4接近,所以就参加了这个诗社,由于地域距离,前几年我很少参加诗社活动,三五年后才成为葡萄园诗社的骨干。王觅:大陆也有这样的诗人,由于生活原因多年不写诗,十多年后才重新写诗,所以被称为“归来的诗人”。您12年后归来,前后创作的风格有何差异?大陆诗评家古远清教授曾以《“明朗、健康、中国”的创作路线之实践――读台客<故乡之歌>》为题评价您的诗:“这次集中读了他的新著《故乡之歌》(葡萄园诗社

写健康明朗的中国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mfadaz599
  • 文件大小117 KB
  • 时间2016-11-0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