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常德守城战亲历记.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常德守城战亲历记.doc1常德守城战亲历记我叫李凤林,东北锦州人,生于1914年,念过三年私塾。15岁到张作霖部队中当兵,后跟着张学良入关。抗日战争发生后,我调到炮兵团长金定洲身边当副官。金团长,东北锦州人,日本士官学校炮科毕业。我跟着他转战徐州、武汉、长沙、常德等地。常德会战后,我大难不死,便与常德姑娘结婚。抗日胜利后,我自愿解甲,来到常德居住。现在,我把自己参加常德会战的亲身经历片断,介绍给后人,以便了解常德会战的一点情况。1943年5月,我们炮兵团奉命由湖北移防到沅水中游的翦家溪、柳林汊一带,团部设在桃源县的甘潭。炮兵团直属74军军部指挥(原直属军政部,为炮十九团)。这个团名义上有三个营、一个高射机枪连,但由于几年作战,人员减了三成,一直没有补充(原每营官兵240名),装备也很差,大炮原有40门,由于破损无力修复,加上没有新的补充,只有18门苏制山炮尚能使用。炮弹也少,每门大炮平均只有100发。11月中旬,金团长奉命带领一个炮兵营和直属高射机枪连驶往常德,协助57师守卫常德城。团长指定第一营同往,该营有苏式山炮8门,战斗力最强。又从另外两个营中各调出100发炮弹,合起来约1100发炮弹。高射机枪连有德国高射机枪6挺,子弹10箱。官兵共约500人。2甘潭至常德的公路早已破坏,巨大而笨重的山炮寸步难移。于是,团长想了一个办法:拖上木排漂流而下。这个命令,团长要我传达执行。这是一个冒险的行动,一旦被日机发现,大炮就会全部被毁。团长指示多用枝叶杂草将大炮伪装起来。又指示木排只准晚上放漂,白天停靠在大树下面。幸好日机未来,15日清晨,大炮安全抵达常德对河南站,随即将大炮拖上岸。炮兵在沿堤安置炮位,规定每尊大炮要有三个炮位和掩体,以便移动时使用。这时,常德城区居民正在加紧疏散,只见那成群结队的居民背着大小包裹,拖着幼儿小女依依不舍地撤离城区,境况十分悲惨。11月18日,守城军前哨一个排与日军在常德城东远郊的涂家湖接仗。20日,在德山、斗姆湖相继发现日军,均距城区不到20华里。团长考虑到炮兵阵地前无坚固工事可守,仍用那架木排将大炮移入城内,炮兵指挥所设在大西门附近天王庙。此时,城内是另一番景象,整个城象死一样沉静,街上已无行人,官兵已进入阵地,蜷在工事中养精蓄锐,只有哨兵默默地注视着我们的行动。守城的步兵已经从团到班,划分了坚守的阵地,人在阵地在,即使只剩一兵一枪,没有接到后辙命令,也要死守在阵地上。为此,从团到班组织了各级督战队,人人都是督战员。打仗的时候,虎士督战员虽然没有指挥上级长官的权力,但有监督作战的任务。如果指挥官畏缩不前或临阵脱逃,督战中同样可以将指挥官就地枪决,不仅不受处分,反而可以得到师部的嘉奖。为了严格贯彻督战制,还实施连坐法,即一个班中如有人畏敌不前,班长或督战员不予处罚,班长及每个士兵都要受同样处分。以此类推,上3至排、连、营、团都是如此。当时我想:为了不作亡国奴,守土卫国,人人有责,即使战死,也心甘情愿。炮兵是步兵的灵魂。开炮射击,不仅慑服敌人,杀伤敌人,同时还可以壮我军胆量。我们的大炮不多,炮位分散,但由于建立了统一指挥系统,能够形成炮群杀伤敌人。炮兵的主要任务是阻止敌人进攻和摧毁敌人的炮兵阵地。11月25日,敌人完成了围攻态势,开始攻城。我炮兵立即封锁沅水江面,阻止敌人继续强渡。25日,我炮兵的前哨观察站发现城北郊长生桥与沙港之间有敌马数匹,敌人10多

常德守城战亲历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hghkyj834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6-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