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互相矛盾。二者不可兼得。
劳动的二重性: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就叫
做具体劳动,又称之为有效劳动。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抽去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就叫做抽象
劳动。抽象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抽象劳动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具有质
的统一性。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相互关系: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而不是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他们的差别
在于
1、具体劳动作为劳动的特殊性,是不同性质的劳动;而抽象劳动作为劳动的普遍性,
是性质相同的一般人类劳动,没有质的差别,只有量的不同。
2、 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使用价值的唯一源泉,它必须同一定的劳动资料和劳
动对象相结合,才能生产出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形成价值,并且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3、 具体劳动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久性条件;而抽象劳动则
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关系,是个历史范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
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通常是用劳动者在单位劳动时间内所生
产的产品数量,或者用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计算。
2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五个因素:
1、 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
2、 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
3、 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
4、 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
5、 自然条件
●商品价值量的变动规律:商品的价值量与商品中所包含的劳动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效
率成反比。
第四节 货币的职能和形式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就是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五种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货币的形式:实物币、铸币、纸币、信用货币、电子货币
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纸币发过多引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总水平持续上涨、货币不断贬值的经
济现象。
1、爬行的通货膨胀 低于 10%
2、加速的通货膨胀 10---100%
3、恶性通货膨胀 100%以上
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分类: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供求混合推进
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
●第五节 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
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格自发的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基本形式。
价值规律的作用:
1、 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社会劳动在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
2、 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的发展
3、 优胜劣汰、奖勤罚懒促进生产的集中
●第二章 市场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市场与市场经济
市场的概念:
1、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
2、 市场是一定经济范围内商品交换所反映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现象的总和
3、 市场是能够吸纳商品和服务的容量可以用人口、购买力和购买欲望这三个要素相乘来计
算。即:市场﹦人口×购买力×购买欲望
3市场的功能:
1、 价值实现功能
2、 信息反馈功能
3、 资源配置功能
4、 优胜劣汰功能
●市场的类型: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完全垄断市场
●完全竞争市场及其特点:
作为一种市场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只存在于特定的条件下。(农产品,水果等)
1. 市场上的买者和卖者人数众多谁也无法左右市场的运动(人数众多)
2.
经济学基础(详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