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doc1简析《故事新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摘要:《故事新编》中的人物形象主要可分为神、英雄和智者三大类,他们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占有较为崇高的地位;但在《故事新编》中,并没将他们奉为神圣,相反,讽刺多于崇拜,嘲讽中又透着对当时社会情形的揭露,他寄希望于传统文化但又无奈苦不可寻,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油滑”的写弄,使得小说妙趣横生。关键词:《故事新编》;中国传统文化;戏谑嘲讽;绝望之于希望作者简介:居婷婷,女,江苏省扬州市人,1991年生,苏州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现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5)-03-00-02一、“神”话不再《故事新编》收录的小说历时跨度13年,鲁迅在创作《不周山》之时“不记得怎么一来,突然停了笔”,以致“《不周山》的后半部是很草率的,决不能成为佳作”①。《不周山》后来改题为《补天》,且放在了《故事新编》的之首,可见它在鲁迅心中的地位并不像所说的那样低,也不是一篇“误人”之作。《补天》始于女娲造人,终于女娲逝世。在《补天》中,女娲被描写2成一个与时代脱节形象,她在人类战争中被武器刺的不知所以,而刺痛她恰恰是人类不断进步的文明,她在现代文明的大浪淘沙中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本篇中鲁迅对女娲持一定的肯定态度,女娲造福于人类社会,但人们不懂得惜福。女娲的死是凄凉的,她被人类不断进步的文明所抛弃,与此同时,鲁迅对民众的无知更是不惜笔墨,“嫡系”之争,但竟不识自己口中的神。他们只是从表面上承袭了传统,而未得其精髓;虽秉承着传统,却又活生生地抛弃了它。鲁迅运用“故事新编体”②,“并不直接针砭社会,而是用“曲笔”的形式表露自己的是非观念”③。在历史故事上加以现代改编,虚实结合,起到了很好的讽刺批判效果。二、英雄末路《奔月》中的羿,《理水》里的禹,《铸剑》的黑衣人,笔者都将他们纳入英雄形象系列,但在《故事新编》中,他们并没有神话中的英勇神武。《理水》里相较于其他官员,大禹踏踏实实孜孜不倦的为民办实事,在故事中其他官员的谄媚与禹的正直不阿相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这种官场形态现今也是普遍存在。当舜要求百姓都学禹的行为时,吓煞了一批官员,但最后禹还是接地气儿,没让大家难堪,反而天下太平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境地,对此结局,嘲讽之意尽显其中。《奔月》中塑造了一个与我们所接受的传统文化中大相径庭的羿。在这里,羿是懦弱的,他怕老婆,甚至一个普通大妈都可以呵斥他。在嫦娥心中,他早已是一末路英雄。如今荒芜的田地已承载不了他的本领,即使3利器在手也无济于事,与以往富庶的生活相比嫦娥无法适应现今的平淡。时势造英雄,时事亦覆英雄。羿一直都以英勇的形象被后人谨记,在这里,却俨然失色,时过境迁。这篇小说暗含了鲁迅先生对当时中国很多能人异士的惋惜,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但由于处在动荡的年代,不得不为形势所逼,身怀绝技却无处施展。《铸剑》中的眉间尺贪玩、弱懦、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而黑衣人果敢、决绝、胆大心细、目的性强。两人在性格、处事方法上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黑衣人的复仇是成功的,但又带有戏谑的色彩,故事在滑稽幽默中结束。前半部分紧张、恐怖,后面略显恶心,而结局又是喜剧的。不得不说鲁迅有超强的语言驾驭能力,这也不失他对“油滑”的表现。《铸剑》的结局和开场一样悲凉苍劲,黑衣人不仅是为了眉间尺复仇也是一场文化复仇,他赋予了复仇更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中国传统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107 KB
  • 时间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