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网络词汇及表达式的语法化倾向.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网络词汇及表达式的语法化倾向.doc1网络词汇及表达式的语法化倾向摘要: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使得网络词汇及与之相应的语法表达形式传播迅速并不断发展更新,同时也使语言得以丰富。然而随着语境的改变和使用频率的增加,许多词汇在词性和词义上发生转变。该文以“暴”系词汇入手,浅析其语法化现象及其动因。关键词:网络词汇;“暴”;语法化作者简介:王睿(-),女,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籍贯: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3)-6--02“‘语法化’(grammaticalization)通常指语言中意义实在的词转化为无实在意义、表语法功能的成分这样一种过程或现象,中国传统的语言学称之为‘实词虚化’。”(沈家煊1994:17)“早在13世纪,元朝人周伯琦在《六书证伪》中说‘大抵古人之制字,皆从事物上起。今之虚字,皆古之实字。’”(王素珍2007:29)“一般来说,语法化现象至少包括以下三种情况:实词虚化、句法化现象、词汇化现象。”(刘绍忠、张平2004:43)在网络话语类型中,一些词汇如“暴”、“超”、“狂”、“巨”等似乎都2有实词虚化的倾向。本文以“暴”字为例来解释这一现象。1.“暴”“暴”的起源《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暴”字。暴,??也,从日出米。段玉裁注:“日出而竦手举米晒之。合四字会意”。这说明“暴”字的本义是“晒”,读作“pù(四声)”。例如:(1)一日暴之,十日寒之。(《》)(2)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3)冬曝其日,夏濯其泉。(陶潜《自祭文》)例(3)中为“曝”为“暴”后来的义项。但“暴”字作为“晒”的意义并未消失。南北朝时期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曾有言:“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这时的“暴”字已经与“晒”字连用。“暴”的语义和语法功能根据《辞海》等字典的解释,自春秋时期至今,“暴”有以下义项:(1),损害3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而民受之。(《孟子》),信不可犯。(《国语》),于是乃知架巢空穴。(《贞符》)?(《吕氏春秋》),不敢冯河。(《》),每入朝,所在暴钞。(《新唐书》)。4(2),顾我则笑。(《》),路见不平,便与人厮打。(《伍员吹箫》)。(《》),而秦无道之暴。(《》),我观暴忽势不长。(《秋夜周中诗》),?P?P如海河,暴暴如丘山。(《》)5(3),不详。(《》),暴敛之以佐费。(《新唐书》):有道德之威者,有暴察之威者,有狂妄之威者。(《》),过分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诚,不如师婢之指挥。(《》)众皆尤其暴谑。不数日,钦圣抱疾而卒。(《司马温公诗话》)(4)名

网络词汇及表达式的语法化倾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dhdjhty
  • 文件大小111 KB
  • 时间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