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如何规避与控制企业核心研发人员跳槽风险管理.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如何规避和控制企业核心研发人员跳槽风险管理北京谐波传动技术研究所,专门生产设计销售减速器、传动器,承担了多项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为我国机器人、数控机床以及雷达卫星提供专门科研服务。该单位负责人和总工由于在诸多方面观点不一,久而久之,异议转化为矛盾,并且日渐激化,以致于总工一气之下从研究所辞职,自己成立公司,此外,还带走了研究所与之共事的部分科研人员和技术图纸。该研究所在全国同行业处于技术绝对领先地位,三十多年来,研究所除了自身为产业服务、为国防服务外,每年还承担原科技部、机械部、电子部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而这些有政府财政支持的科研项目,该总工几乎是所有生产任务、科研项目的负责人。虽然研究所领导几经努力劝解和妥协,但终未果。人常说“地球离开谁都会转的”,而实际上,对于某些专业性非常强而从事的专家又相对稀少的行业来说,这句话未必就是真理,该总工的辞职一度使研究所研发项目中断、科研经费损失、研发小组人心散乱。北京蓝星水处理有限公司,专门从事于工业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是集科工贸为一体的专业化公司,该公司的污水处理工程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此外。公司还承担水处理的国家级示范工程。然而,随着全球性的水污染和水短缺加剧,国内污水处理市场日益火爆,各大跨国公司也纷纷进驻中国,并把全球市场销售的重心都集中在中国。然而,许多大型国有企业正处于由原来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全面转型期,还没有完全理顺,却要面对有着百年甚至数百年企业管理和市场运做经验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也就是说当拳头还没握紧的时候就面对着“狼来了”,该企业的二、三个项目经理也是核心技术人员出于不同原因,相继离开了,有的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有的自己创办公司,他们分别都曾是该公司重大工程的项目经理,因此,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在该企业任职期间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还意味着竞争对手对该公司的营销战略、客户关系将了如指掌。上述两例人才流失现象,一个是科研院所,一个大型国企,所从事的机械和环保也都是传统产业,如果说他们顶多反映的也只不过是传统产业的缩影,那么,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管理全球几乎标准化的IT业情况又怎样呢?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是我国通信产业的绝对霸主,2001年,公司3名科研人员,以读书、家庭原因等理由提出辞职,并从公司挖走了掌握光网络系列产品各关键核心技术的20多位研发人员,另立炉灶成立上海沪科公司,进行新一代的多业务光传输产品的技术研发,其所谓自主研发和创新的多业务光传输平台在设计原理和体系结构上有独到之处。由于大幅提高了性能价格比,因此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相继获得多个电信运营商的入网许可并得到了市场应用。华为公司项目负责人对外表示:光传输技术研发用了6年的时间,期间共投入了12亿元的研发经费和4300多人/年的科研力量。这些产品仅2001年就为公司带来了60多亿元的市场销售额,并连续两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是公司最具广阔市场前景和巨大利润空间的支柱产品。2002年华为的竞争对手UT斯达康正式与沪科签约,,显然,UT斯达康看中的是华为前三名员工所掌握的华为重要的商业信息和机密。再来看信息安全领域以杀毒软件闻名的瑞星公司,首先是总经理兼总工辞职了,并聘用6名原瑞星公司的高级技术人员,成立了北京东方微点公司,时隔不久,瑞星的副总又辞职了,应聘于东方微点并出任副总经理。瑞星公司以侵犯商业秘密把东方微点

如何规避与控制企业核心研发人员跳槽风险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511709291
  • 文件大小242 KB
  • 时间2016-11-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