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docx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班级: 14 会计 2 班 XX:余坤洁
学号: 20142717
摘要:规X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规X企业治理结构。 有效的内部控制需要有良好的控制环境作基础, 而完善控制环境的关键, 是来都是相生相伴的。 追逐利益的小二们开始失去理性, 疯狂地侵蚀和吸取庞大淘宝帝国的血脉, 同时摧毁着诚信为本的商业骨架,如果无法遏制,帝国很可能会坍塌。这种疯狂侵蚀的背后,反映的是权力的失控, 这种控制的力量, 除了道德价值观的约束, 更需要的淘宝体制随着业务发展不断的跟进和完善。 一位电子商务专家分析, 淘宝暴露出来的是制度的腐败。电子商务是一个狂飙突进的行业。一线员工手握大量资源, “权限倒置” 体现了互联网行业的开放特征, 但也滋生出成长的制度性问题, 侵蚀着企业的竞争力, 往往出现商誉危机。 权力的极度膨胀与自由放任, 为资金失控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二)风险评估
除了信誉,好评率也是商家和顾客看重的。 商家和买家对信誉的关注, 由此催生了“职业差评师”这一黑色产业链。而在这个地下产业链上,差评师除去上
交小二的钱外, 有着小二作为后台撑腰, 本是枯燥乏味岗位的职业差评师变成了炙手可热的好工作, 其月收入竟逾万元。 由于阿里巴巴集团一层一层往下, 分公司越来越多, 也越来越缺少仔细审查, 的确很容易被忽略, 但该公司对这一重要风险点缺乏必要的识别、分析与评估。
(三)控制活动
原本用来构建淘宝信誉体系的信誉规则,却成为小二用来牟取利益的平台。
《 IT 时代周刊》了解到,XX精品爱鞋屋的一款运动鞋浏览量为
13544 次,而
成交量 26259 件,相当于顾客每次浏览购买两双鞋, 而实际上在电子商务领域转化率(浏览量 / 成交量)能够达到 5%就很不错了,这款产品的交易量明眼人一看就是刷出来的。记者查看其成交记录,发现大批交易记的旺旺号都是同两个,更加证实了其皇冠信誉是刷出来的。 《IT 时代周刊》记者调查发现,XX网络联盟XX是一家以刷信誉为主并寄生于小二的 “专业” 公司,在淘宝商家中影响很大。此类事件的发生,亦暴露出淘宝的授权审批制度出现很大的漏洞。
(四)内部监督
从早期的以淘宝小二为后台的刷信誉、 删除差评等隐蔽性手段, 到通过代理公司进行第三方淘宝权力寻租, 再发展到聚划算推出后直接参股公司明目X胆地获取不当利益, 淘宝小二花样繁多的腐败形式遍布了整个淘宝系。 从以前的个人索贿发展到目前的涉及到淘宝从技术人员、 活动策划人员到客服人员全方位跨部门、跨专业的团伙性作案, 淘宝小二的腐败猖獗已经成为整个淘宝系员工的常态。
而这种常态已经成为影响淘宝平台公平商业交易的巨大黑洞。 此类现象表明, 管理层不仅没能及时反映下面的不良现象, 上级还和下级勾结在一起, 内部监督完全没能起到作用。
四、针对公司状况提出治理对策
“淘宝小二”事件发生后,围绕阿里巴巴集团内部控制五要素的缺

从内部控制分析阿里巴巴集团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59972402
  • 文件大小182 KB
  • 时间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