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汪曾祺(完整版).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作者简介&
小和尚明海
村姑小英子
其他人物分析
(万小珍)
(王玉)
(王佳佳)
(王禹)
1
汪曾祺简介
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是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散文家、戏剧的时候,不知怎么得了半套《芥子园》,他喜欢得很。到了荸荠庵,他还常翻出来看,有时还把旧帐簿子翻过来,照着描。小英子说:“他会画!画得跟活的一样!”   小英子把明海请到家里来,给他磨墨铺纸,小和尚画了几张,大英子喜欢得了不得:“就是这样!就是这样!这就可以乱孱!”——所谓“乱孱”是绣花的一种针法:绣了第一层,第二层的针脚插进第一层的针缝,这样颜色就可由深到淡,不露痕迹,不像娘那一代绣的花是平针,深浅之间,界限分明,一道一道的。小英子就像个书童,又像个参谋:“画一朵石榴花!”   “画一朵栀子花!”   她把花掐来,明海就照着画。   到后来,凤仙花、石竹子、水蓼、淡竹叶,天竺果子、腊梅花,他都能画。   大娘看着也喜欢,搂住明海的和尚头:“你真聪明!你给我当一个干儿子吧!”   小英子捺住他的肩膀,说:“快叫!快叫!”   小明子跪在地下磕了一个头,从此就叫小英子的娘做干娘。
12
薅荸荠,这是小英最爱干的生活。秋天过去了,地净场光,荸荠的叶子枯了,——荸荠的笔直的小葱一样的圆叶子里是一格一格的,用手一捋,哔哔地响,小英子最爱捋着玩,——荸荠藏在烂泥里。赤了脚,在凉浸浸滑滑溜的泥里踩着,——哎,一个硬疙瘩!伸手下去,一个红紫红紫的荸荠。她自己爱干这生活,还拉了明子一起去。她老是故意用自己的光脚去踩明子的脚。   她挎着一篮子荸荠回去了,在柔软的田埂上留了一串脚印。明海看着她的脚印,傻了。五个小小的趾头,脚掌平平的,脚跟细细的,脚弓部分缺了一块。明海身上有一种从来没有过的感觉,他觉得心里痒痒的。这一串美丽的脚印把小和尚的心搞乱了。
13
船划到了芦花深处,这时只剩他们两人了。小英子突然说:
“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一片芦花荡子了。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
“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从这一问一答中 ,我们看见了几分憨厚几分羞涩的小和尚,他的憨厚与羞涩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人性的真与纯。一个大声的“ 要— ” , 一个小小声的“要—” 是小和尚对爱情坚定而深情的表白。
返回
14
《受戒》人物形象赏析
————汪曾祺
小说主要人物:小英子、明海
其它人物:老和尚、仁山(明海的舅舅)、仁海、 仁渡 、大英子、英子的爹娘等
15
——分析小英子的形象
气氛即人物
“所谓散文, 那不是直接写人物的部分, 不直接写人物的性格, 心理活动,有时只是一点气氛, 但我以为气氛即人物, 一篇小说要在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 作品的风格, 就是人物性格。” ——汪曾祺
16
小英子性格:开朗活泼、直率坦诚、勇敢,个性不受羁绊,在爱情面前表现得十分“泼辣 。
一,特定环境氛围中孕育的女儿
自然环境
家庭环境
社会环境
二,特定氛围中萌发的爱情
17
小英子的家像一个小岛,三面都是河,里面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六棵大桑树,一个菜园子……再联系小说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我们可以知道,作者的故乡高邮是一个水乡,一个田园之都。这样开阔的环境,给人一种旷达,豪爽的感觉。在这样的田园中生长,生活的人,他们的性格也会受到渲染,从而变得开朗,大气,不拘束。我觉得,小英子开朗的性格与其生长的自然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小英子所生活的自然环境是影响其性格形成的一个因素。
18
小英子的家庭环境对其性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小英子一家人住在一个小岛上,独门独户,岛上只有这一家。岛上有一个菜园子,瓜豆蔬菜,四时不缺。因为这些年人不得病,牛不生灾,也没有大旱大水闹蝗虫,日子过得很兴旺。
小英子的父母勤劳能干,精通各式农活,而且在方圆二三十里还小有名气。她和姐姐长得跟她娘像一个模子力托出来的,美丽动人。娘女三个去赶集,一集的人都朝她们望。
19
小英子家所在的小岛上,有一条小路通到荸荠庵。它没有什么清规戒律, 是一个和世俗世界无本质差异的地方。和尚也是一种职业, 庙里也有一份产业, 如同渔人樵夫一样, 只是谋生手段不同罢了。这庵里的和尚不兴做什么早课、晚课,明子的三声磬就全都代替了。

汪曾祺(完整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xlw2016
  • 文件大小2.01 MB
  • 时间2022-03-0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