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散文阅读备考策略
郑长安
[摘 要]种种原因让不少学生难以有效应对高考散文阅读。为提高散文阅读备考成效,教师可引导学生重点关注以下策略:关注阅读心理,提升阅读质量;明确散文类别,掌握不同类别散文的差异,循类而、明确类别,掌握差异
散文文体特征独特,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内容分,散文可分为写人记事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哲理思想类散文等。各类散文的表达方式有所不同,写人记事类散文以记叙为主,议论和抒情为辅;写景状物类散文则重在描写说明,也兼有议论和抒情;哲理思想类散文则以议论说理为主。
因此,辨明类别,循类而读,是阅读散文的有效途径。
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散文时则要留心事件的四要素与作者对事件的议论性语句;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散文,则要关注描写人物和概括和评价人物精神品质的语句。
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它把自然山水、民族风貌等当作主要描写对象,写出它们的特征,充分展现它们的风采魅力。而作者之所以写它们,只是为了有所寄托。阅读这类散文,应注意挖掘作者蕴藏在这些描写中的思想感情。
哲理思想类散文, 它与直接发表观点的一般议论文不同,一般以一件事开头,然后论述道理并加以评论总结,因此,在阅读时,应加强对文中所描述的事件的关注,表述的观点、论述的方法等也不可忽略。
教师要引导学生强化类别意识,在一定的训练之后,学生要能根据文章题目和文章开头初步判断散文的具体类别,对不同类别散文的特点和要素形成定向关注,只有这样,阅读效率才会提高。
三、读懂文义,回归主题
散文的内容为中心主题服务,主题是建立在文章内容的表达之上的,只要能理解文章的内容,自然也就能读懂文义,读出文章的主题。要归纳文章的中心内容其实就要从理解文章内容入手。教师要引导学生由概括段意逐步过渡到概括全文内容,进而能够用一句话简要提炼出一篇文章的中心内容,还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文中事件的因果联系、人物的情感变化等找出主题所在。
要想把握住散文的主题,还应抓住文中的关键点。这些关键点可以是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总结句,也可以是事件对比、人或物的比较,也可以是环境描写或细节描写等。学生在阅读时应及时圈点
勾画,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观点立场、情感倾向和人物精神品质以及文章所折射的社会环境。抓住了这些关键点,也就抓住了主题的脉络。如2015年江苏卷所选的《比邻而居》中,差不多每一自然段的最后一句都是概述邻居特征的关键句。在做题时,学生圈点勾画出这些关键句,就能顺利地梳理出文章脉络,而将四家油烟的风格进行比较,便可以分析出这四家人生活风格的不同。在分析风格的基础上,学生应将注意力放到文章的最后一段。最后一段有这样一个句子:“艾草味里,所有的气味都安静下来,只由它弥漫,散开。”在这篇文章中,这句话似乎起了“束”的作用,上文写了四种不同的生活方式,而在结尾进行了一个统一,表明不管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在相同的文化背景中亦有相同性。而解说出这层意蕴,就说明学生对这篇文章有了较好的把握。
在提炼主题时,学生要从正面侧面、表层深层以及点和面等方面进行考虑,要从文章内容出发,不能无中生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散文主题。
四、关注问题,把握规律
依据文章思路,读懂一篇散文之后,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地答题,或不会答,或答不到关键点,这主要是因为没有把握相应的答题规律。
高考散文阅读备考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