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藤条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平河大山一带,至勐拉农场附近汇入藤条江,,,‰。流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状呈羽毛状,,,河床两岸山高坡陡,河谷深切,大部分为中山—高中山地形,河流水系发育,河谷呈“∨”字形,属侵蚀性河谷。流域内土壤主要以砖红壤、赤红壤、黄壤、黄棕壤为主。电站径流区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和部分山地、沟谷雨林,植被覆盖较好,水土流失较轻。电站取水坝以上径流区内,仅有零星耕地,且大多为山坡旱地,无较大水利工程。电站所在区域属于云南省水土流失区公告中的重点流失区,水土流防治标准等为二级。金平县三家河三级水电站,属于小(1)型径流引水式电站。电站位于红河州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东北面的金河镇三家河的中下游河段,此河属于藤条江的一级支流。距离金平县城约25km,距离红河州府(蒙自)200km。工程区有元阳马甸~勐拉四级公路从旁边经过(正在修建),只要新修150m的进厂公路就可到达厂区,交通条件较好。工程区地理位置:北纬22°54′25″~22°45′36″、东经103°08′22″~103°08′29″。电站坝址以上径流面积320km2,,。径流区出露地层主要有古生界奥陶系(O)、志留系(S)、泥盆系(D)、石炭系(C)、二迭系(P)、中生代第四期(ηγ53(a))、晚古生代第一期(δ4a)和(ν)岩浆岩和第四系(Q)松散堆积层。区间物理地质现象有冲沟、滑坡、风化、岩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安全标准》(DL51180—2003)的规定,《防洪标准》GB50201—94有关规定,电站规模拟建为10000kW,三金平县三家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家河三级电站工程等别四等,工程规模为小(1)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由于电站挡水建筑物取水坝的挡水高度低于15m,上下游水头差小于10m,取水坝防洪标准按平原区、滨海区栏确定,拦河坝设计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P=10%,Q=477m3/s),校核洪水标准50年一遇(P=2%,Q=689m3/s);电站厂房洪水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P=2%,Q=850m3/s),校核标准为100年一遇(P=1%,Q=1000m3/s)。三家河三级电站为引水式径流电站,主要建筑物由首部枢纽、引水系统、压力前池、压力管道及厂区枢纽组成。首部枢纽包含拦河坝、取水闸、冲沙闸等建筑物。取水坝溢流段长45m,为浆砌石坝;取水闸、冲沙闸布置于三家河的左岸,为连体式布置,×。引水线路由引水隧洞、中间连接处设置压力前池,防止水锤波损坏隧洞;引水隧洞共分2座总长4440m,、,为钢筋砼衬砌无压隧洞。根据地形情况,压力前池呈折线布置,由前室、进水室、泄水道及冲沙道四部分组成。除防止水击压力升高的作用外,兼作沉沙和冲沙的功能。压力管道顺山脊布置,设汁为明管,采用单管四机的供水方式,压力主管道长85m,。厂区枢纽布置在河道右岸的冲洪积层上,由于比较开阔,现为附近农民的小块田地,地形平缓,便利布置。厂区枢纽由主、副厂房、升压站、尾水渠等建筑物组成。主厂房总长44m,宽14m,;,,,共分一层;升压变电站为户外式,占地面积35×55m。工程施工总工期预定为该工程施工控制总工期20个月,,主体工程施工期17个月,。金平县三家河三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3水电站拟定装机4×2500kW=10000kW,年利用小时数4500h,。工程概算总投资6743万元,单位kW投资6743元。2007年10月,受金平县红安电力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云南凌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该电站的勘察设计工作,9月中旬我公司组织了测量、水文、地质及水工等相关人员到现场踏勘,并进行测量、地勘、水文数据收采等相关工作。到2008年10月初,基本完成了测量、地勘等外业工作和内业工作,紧接着,我公司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着手进行该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到2008年12月完成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平10月业主委托云南凌禹水利水电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承担《三家河大鼓级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下简称《水保报告书》)的编制任务(业主委托函见附件1)。,县委提出了“123557”的工作思路,把推进电力工业强县,培育和壮大电力资源,加强水
三家河三级水电站水土保持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