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猜数游戏》 教学设计
铜川市七一路小学 王 婷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32-33页《猜数游戏》。
【教材简析】
为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材安排了“猜数游戏”的活动。这
⑶学生2可能回答:右(左)手2个、左(右)手4个。
老师也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答:因为2+4=6或4+2=6。
老师也给予肯定并板书。
⑷学生3可能回答:右(左)手0个、左(右)手6个或右(左)手3个、左(右)手3个。
老师不再问,引导学生自己说出原因:6+0=6, 0+6=6 , 3+3=6。老师板书。
2、单手猜数引出6的减法算式。
⑴老师把双手握的6个▲,再次展示给学生。然后右手随意握住几个▲,把其余的展示给学生,请同学们再猜一猜:“老师手里握住了几个▲?”
⑵根据学生猜的结果,追问你是怎样知道的?
⑶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思考方法,并列出相应的减法算式。
⑷老师伸出右手,验证结果,并板书算式。
⑸用同样的方法,得出关于6的所有减法算式。
(二)凑7游戏---学习7的加减法。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猜数游戏已经学会了6的加减法,下面我们一起玩凑7游戏,老师要考考我们班同学的反应速度,看谁的反应快。”
学习了6的猜数游戏后,学生兴趣高涨,跃跃欲试。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教师顺势开展凑7游戏。老师出1个手指,全体同学对6个手指,并追问为什么,从而得出7的加法。然后改变形式,伸出7个手指,去掉几个,还剩几个。从而引出相应的减法算式。在做手势的过程中,记录下关于7的加减法,通过实践操作,主动探究,这样给每个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在活动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
6
探
究
新
知
1、讲游戏规则:我出1个数,同学们出1个数,我们出的两个数合起来要是7 。我们说数的时候用手势打出数字。
2、开始游戏:
师:我出1,生:我出6.
老师追问:为什么出6?
生答:因为1+6=7 或6+1=7
老师给予肯定,并请学生记录下这两个算式。
老师再问:“我收回我的1,你们还剩几?”
生答:6
师:那谁能列出一个相应的减法算式?
生:7-1=6
师:“如果让你们收回你们的6,老师还剩几?该怎么列式?”
生:1 , 7-6=1
师:请同学们记录下这两个算式。
3、小组合作用这种游戏依次引出7的其他加减法,并要求学生记录关于7的所有算式。
4、小组内互相交流整理7的加减法算式。
5、学生交流汇报,老师总结板书。
数学故事:
1、老师边用课件演示“猴子吃桃”的情景边讲:“秋天到了,桃树上结了7个又红又大的桃子,,让人一看就流口水。一天,一只猴子来到桃树下,看见这么好的桃子,就不顾一切地爬上树,吃了一个又一个,现在请大家猜一猜结果会是怎样的?
我用课件出示猴子吃桃的故事,让学生一边休息,一边听老师讲故事。通过老师讲的故事情景和演示过程,让学生观察思考,列出有关7的加减法算式。这一活动不仅巩固了
6
强化新知
拓展思维
”
2、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但只要符合逻辑,并能说清道理,老师都给予肯定。
3、老师提出要求:你们想的每一种情况都可能发生。请你们用加减法算式表示出每一种情况,谁愿意说一说,看谁说的又快又多。
4、老师小结:有顺序、分类说,就可以说的又快又多且不重复。
新知识,而且拓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通过故事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也为课堂增添了活力。
5
分
钟
实际应用
1、课件出示:
⑴■■■■ □□
?个
⑵★★★ ?个
7个
2、先请一位同学说明图意。
3、指名列式解答。
4、集体评议。
在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之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计算6和7加减法,我联系生活实际出示了两个变式练习题,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强化。
4
分
钟
回顾总结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2页,看看我们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
2、我们今天学习了6和7的加减法,并且会用他们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
本环节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书,教师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使学生脑海中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
分
钟
课堂作业
课本33页“练一练”的第1、3题。
最后进行课堂作业,提高学生计算6和7加减法的能力和速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