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最新酸碱盐.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酸碱盐
2
,但物理性质却有所不同,如Ca(OH)2,Ba(OH)2的溶解度就存在一定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温度/℃
0
40
80
溶解度/g
Ca(OH)2
0 (任写一个)。
4
,某小组同学想证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后,虽然仍为无色溶液,但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响。请与他们一起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①方案一:测定与稀H2SO4与NaOH溶液混合前后的pH(20℃)
测定某NaOH溶液的pH,pH 7〔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响,并且 过量。
②方案二:观察 。〔根据图示实验步骤,概括方案要点〕
结论:稀H2SO4与NaOH溶液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响,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
5
③上述两个方案在设计思想上的相同点是 。
④为了进一步获取稀H2SO4与NaOH溶液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响的证据,依据中和反响是 〔选填“放热〞、“吸热〞或“无热量变化〞〕的反响,采用同温下的稀H2SO4与NaOH溶液进行实验,整个实验中至少需要测定溶液温度 次。
,将碳酸钠溶液、稀盐酸倒入指定的洁净的容器中,看到有气泡产生,待不再产生气泡时,又倒入了氢氧化钙溶液,发现该容器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这一现象引起了他的注意。为了解以上三种物质之间的反响情况,他决定从反响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入手进行探究。
〔1〕他对反响后溶液中的溶质组成做出了两种猜想〔猜想①和猜想②〕。请你再补充一种猜想〔猜想③〕。
猜想①: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
7
猜想②:溶质为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猜想③:溶质为 。
〔2〕比较三种猜想,说明该同学作出猜想①的理由。
〔3〕比较三种猜想的异同,如果猜想②成立,设计实验,用两种方法加以证明。安相关要求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方法一
方法二
,在高温下用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待红色氧化铁完全变成黑色粉末时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冷却至室温,为检验生成物,取适量黑色粉末参加足量的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响后,黑色粉末中只有少量为红色固体产生。
7
为探究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铁后黑色粉末的组成,查阅到相关资料:
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盐酸、硫酸反响,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收。
〔1〕他们提出了猜想①,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两种猜想。
猜想①:该黑色粉末由铁粉和氧化亚铁组成;
猜想②:
猜想③:
〔2〕为验证猜想①,他们取适量黑色粉末参加足量的盐酸,看到黑色粉末完全消失并有气泡产生。该实验能否验证猜想①?并说明理由。
〔3〕设计实验验证你补充的猜想。
猜想序号
实验操作
可能现象与结论


。同学们取一种膨松剂,欲探究其成分是Na2CO3还是NaHCO3,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取适量膨松剂于试管中,参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
8
方案二:如图,向两个大小相同的锥形瓶中各参加30mL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取两只相同的气球〔容积足够大〕,一只装入足量的膨松剂,另一只装入足量的Na2CO3,套在锥形瓶瓶口,迅速将两只气球中的药品同时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
从实验原理和判断依据两方面,说明上述实验方案能否到达实验目的。
能否到达目的
说明理由
方案一
方案二
10
,其中含有少量的铁、锌和金。某活动小组想要测定其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以下实验方案:
步骤Ⅰ:称取一定质量的粗铜样品,参加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响,过滤,将滤渣洗涤、枯燥后称量;
步骤Ⅱ:去“步骤Ⅰ〞中所得滤渣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冷却到室温后称量;
步骤Ⅲ:根据测得数据推算出粗铜中铜的质量分数。

最新酸碱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2yuwb
  • 文件大小165 KB
  • 时间2022-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