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操作规范
一、胸膜腔穿刺术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1)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以助
诊断;
(2)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抽液减压
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
(3)肺及胸膜二、腹腔穿刺术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以便鉴别诊断;疑有内出血,如脾破裂、
异位妊娠等,以确定有无积血积脓;
.大量腹水有压迫症状、适当间歇放腹水以减轻症状;
.腹腔内给药。
禁忌症:躁动、不能合作、有肝性脑病先兆、电解质严重紊乱、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包虫病、卵巢囊肿者。
(二)术前准备
1、了解、熟悉病人病情,做必要的体格检查,包括患者生命体征的测量,腹围的测量及腹部叩诊等。
2、与病人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大致过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3、准备器械:腹腔穿刺包、皮肤消毒剂、麻醉剂、无菌棉签、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及胶布。
4、穿刺前嘱患者须排空小便,以免穿刺时损伤膀胱。给患者测量血压,测腹围,洗手,戴口罩、帽子。
(二)操作方法
患者可采用坐位、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对疑有腹
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诊断性穿刺时,最好采取侧卧位。
穿刺点应以叩浊部为准。①一般选择左下腹脐与髂前上
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伤及腹壁动脉,肠管较游离
亦不易损伤。②、偏左
,此穿刺点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③侧卧位穿刺点
在脐水平线与腋中线或腋前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④
如仅少量积液,尤其是有包裹性分隔时,必须在B超定位后或B
超指示下穿刺。
常规消毒,戴无菌手套,盖消毒洞巾,检腹腔穿刺点选择
查器械。用2%利多卡因自皮肤至腹膜作局部浸润麻醉,一手持纱
布,另一手操作。麻醉时注意事项:,双人核对;
;。
操作者用左手的示指与中指或示指与拇指固定穿刺部
位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腔,当进针阻力突然消失,
表示针尖已进入腹腔,即可抽出腹水。大量腹水时,先垂直刺入腹
壁,再倾斜45-60进入1-2cm,再垂直刺入腹膜。如诊断性穿
刺,则可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行直接穿刺抽液。如目
的是大量放液,则需用尾部连接橡皮管的穿刺针进行操作,操作者
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以输液夹夹持胶管,调节放液速度,腹
水放出后应记量、送检。
穿刺结束后拔出穿刺针,消毒,覆盖消毒纱巾,以手指
压迫穿刺点数分钟,胶布固定。大量放腹水后,患者应束以多头腹带,避免因腹部压力骤降,内脏血管扩张,导致回心血量减少而引起血压下降或休克。
后嘱病人平卧,休息1-2小时,避免朝穿刺侧卧位,保持伤口干燥,术后再次量血压和测腹围。
(三)注意事项
(1)穿刺前应嘱患者排尿,以免刺破膀胱。
(2)穿刺点应避开炎症感染局部。
(3)术中严格无菌操作。
(4)穿刺大量腹水的患者,应将其腹部皮肤向外向下拉,或穿刺针进入皮肤后,斜行穿经腹肌进入腹腔。拔针后可使皮肤针眼与腹肌针眼错开,以防腹水沿针眼外溢。
(5)进针不宜太深,以免伤及肠管。
(6)腹腔内积液为血性时,只能取少量做检查用,禁忌抽吸
或放液。
穿刺时要密切观察患者一般情况、血压、脉搏和呼吸等,
如有头晕、心悸、恶心、气短、脉搏增快及面色苍白等,应立即停
止操作,并作适当处理。(处理及原理)低血容量性休克?立刻停
止,升压药?
(8)穿刺后腹水流出不止者,可用火棉胶封闭。
(9)穿刺放出腹水时,宜将预先包扎在腹部的多头带逐步收
紧,以防腹内压力骤减而发生休克。一次放液量不宜过多。
(10)大量放腹水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血浆蛋白大量丢失,
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予放液。初次放液不得超过1000ml以后每次
不得超过3000ml(如有腹水回输设备则不在此限)。血性腹水留取
标本后应停止放液。
11)肝功能不良者放腹水要慎重,以免诱发肝昏迷。肝硬化
患者一般一次不宜超过3000ml。
12)诊断性穿刺针头不宜过细,否则易得假阴性结果。
13)术后仰卧休息12小时。放液前后均应测量腹围、血压、
脉搏,检查腹部体征,以观察病情变化。穿刺结束后测定腹水量。
三、骨髓穿刺术
(一)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证:
1)确定贫血类型,如再生障碍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等。
2)确定白血病的诊断及类型,如急、慢性白血病(粒细胞、
单核细胞及淋巴细胞等)。
3)协助诊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鉴别急性或慢性、成熟障
碍型或再生障碍型。
4)协助诊断恶性组织细胞病、淋巴肉瘤细胞性白血病、多
内儿科操作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