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人:贺泽意
第三单元 热学
考点14 温度与温度计
┃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
1.温度
(1)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程度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5-7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第1讲┃ 热现象探究
图5-7
第1讲┃ 热现象探究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相同
高
大于
水
第1讲┃ 热现象探究
第6讲 物态变化
第2讲┃ 物态变化
考点16 物质的三态六变
┃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
第2讲┃ 物态变化
1.物质的三态六变
2.补充内容
(1)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
(2)液化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蒸发
沸腾
降低温度
压缩体积
1.[2012·内江]如图6-1所示是某游泳爱好者在游泳上岸后站立时的情境示意图,由图可知(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水在蒸发的过程中要吸热,使水和它依附的人体温度上升
D.图中游泳爱好者的姿势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
D
第2讲┃ 物态变化
图6-1
2.[2012·安顺]下列关于汽化的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B.冬天口中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春季植树时剪除大量枝叶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
D.烧开水后,看到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D
第2讲┃ 物态变化
考点17 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第2讲┃ 物态变化
针对训练
1.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对图6-2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2.雨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在雨的形成过程中涉及的变化主要有汽化、________、凝华和________。
C
第2讲┃ 物态变化
液化
图6-2
熔化
考点18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象
第2讲┃ 物态变化
不变
不变
不变
针对训练
[2012·恩施]如图6-3所示是某物质的熔化图象,下列关于此图象信息的解读错误的是( )
A.这是一种晶体物质
B.CD段时物质处于气态
C.物质的初温是40℃
D.加热5 min时物质的温度是48℃
B
第2讲┃ 物态变化
图6-3
┃考点互动探究与技巧归纳┃
┃典型分析┃
例题 [2012·自贡]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B.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C.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
第2讲┃ 物态变化
C
[解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冰晶,是凝华形成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小液滴,是液化形成的;灯泡内壁变黑是金属钨先变成蒸气后又变成金属钨的颗粒,先升华再凝华形成的。
第2讲┃ 物态变化
第2讲┃ 物态变化
第7讲 热和能
第2讲┃ 热和能
考点19 分子热运动与内能
┃考点自助梳理与热身反馈 ┃
第2讲┃热和能
1.分子热运动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有__________。
2.内能
(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热运动的________与分子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改变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
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空隙
动能
势能
热传递
做功
第2讲┃热和能
(3)说明:①热传递的条件是两物体存在__________;热传递的方向是从______温物体传向______温物体;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________。
②做功有
①热学第一讲,温度温标、热量、比热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