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胡正华1,于明坚2,赵晓莉1,,江苏南京210044;,浙江杭州310028摘要:分析了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青冈林的植物区系组成和群落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8个样地中共有维管束植物147种(含变种),隶属51科9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5科84属132种。青冈林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群落科、属、种组成多样性较高,植物种类丰富,组成复杂。群落垂直结构中,物种多样性依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的次序递减,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草本层。关键词:植物区系;物种多样性;青冈林;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浙江中图分类号:Q9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2-0220-02青冈(Cyclobalanopsisglauca)是我国中亚热带东部常绿阔叶林主要建群种之一,也是古田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之一。青冈林主要由建群种青冈构成,是浙江省最常见的常绿阔叶林类型之一。它在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内有大面积分布。本文初步分析了青冈林植物区系组成和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为物种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提供基本资料。[1]。“样方法”进行群落学调查。调查了8个典型样地(表1)。每个样地划分为16个5m×5m大小的样方。乔木层逐株调查,记录种名、胸径、高度、冠幅、长势等,灌木层、草本层记录种名、株数、高度、盖度,并记录层间植物。:乔木层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3;灌木层及草本层重要值=(相对密度+相对频度+相对盖度)/3。群落物种多样性测定公式:物种丰富度S=样地内所有物种数目;Shannon-Wiener指数H=-∑PilnPi;Pielou均匀度指数JSW=(-∑PilnPi)/lnS、JSI=(1-∑Pi2)/(1-1/S);Simpson生态优势度指数C=∑Pi2。式中,Pi为种i的相对重要值,S为种i所在样地的物种总数目。利用H、JSW、JSI、C来测定科、属、种多样性的方法见文献[2]。。分析群落种属组成和地理成分是认识群落区系特征和生物多样性的首要基础[3]。古田山青冈林共有维管束植物147种(含变种,下同),隶属51科92属。其中蕨类植物5科7属14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45科84属132种(包括双子叶植物40科75属121种,单子叶植物5科9属11种)。属种数量占优势的科为蔷薇科(Rosaceae,6属13种)、壳斗科(Fagaceae,3属11种)、山茶科(Theaceae,5属10种)、茜草科(Rubiaceae,8属9种)、樟科(Lauraceae,5属7种)、杜鹃花科(Ericaceae,4属10种)。区系组成中仅含1~2种的科有34科,%;仅含1种的属有60属,%,反映了群落区系组成较为分散。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甜槠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