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肩周炎精简版
现在学习的是第1页,共24页
肩关节周围炎
一、概述
定义:指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慢性无菌性炎症,并致关节内外粘连的一种疾病。以肩关节部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
五十冻肩”,因而关节活动明显受限,若作被动外展与前屈运动时,同侧肩胛骨随之牵动,出现“扛肩”现象。
(3)缓解期:有两种趋向;通过治疗,肩部疼痛消减,肩关节的挛缩与粘连逐渐解除,功能恢复;部分患者未经有效治疗或怕痛不敢进行功能锻练,致使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韧带挛缩、钙化,软组织广泛粘连,关节部分或完全“冻结”。活动范围更小,甚至僵化,此时痛反不明显。
现在学习的是第7页,共24页
诊断
(一)临床症状
1、有肩部外伤、劳损、或感受风寒史
2、肩部疼痛
初期常感肩部疼痛,疼痛可急性发作,多呈慢性常因劳累和天气变化后诱发
初期疼痛呈阵发性,后期逐渐发展为持续性,并逐步加重,昼轻夜重,甚至不能安寐
现在学习的是第8页,共24页
肩部受牵拉或碰撞后,可引起剧烈疼痛
疼痛可向颈部或肘部扩散
3、功能障碍
肩关节各向功能均可受限
早期多因疼痛,后期多因广泛粘连
外展、内旋、后伸功能受限明显
出现“扛肩”现象
现在学习的是第9页,共24页
严重者肘关节功能亦受限,屈肘不能摸及对侧肩部,难以完成梳头、洗脸等动作
后期,肩胛带肌、上臂肌群不同程度废用性萎缩,肩关节活动严重受限,疼痛减轻。
疼痛程度
病 程 时间(6月)
现在学习的是第10页,共24页
诊断依据
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慢性起病或明显外伤史。
2、肩部酸痛、钝痛,一般不能诉出关节痛的固定部位,严重时可放射到同侧上臂,夜痛明显,后期疼痛可减轻。
3、肩关节主、被动活动均受限,以外展、上举及内旋为主,但拉锯运动时不痛。
4、肩峰外、肱骨结节间沟、肩峰及肩峰后起码有一处以上压痛,后期伴三角肌萎缩,无关节冲击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11页,共24页
康复治疗
重点:重在功能的恢复
提高痛阈,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渗出物的吸收,促进病变组织修复。改善肩关节活动为主,松解关节粘连滑利关节,促进关节功能康复
现在学习的是第12页,共24页
运动疗法可以改善血液、淋巴循环,牵伸挛缩组织,松解粘连,扩大肩部活动范围,改善萎缩肌肉。
常用具体方法有:
(1)仰卧位,患肢外展并屈肘,作肩内旋和外旋主动运动或助力运动。
(2)训练肩部活动度,利用规律的反作用行CODMAN环绕训练和棒体操。
(3)双手持体操棒或利用绳索滑轮装置由健肢帮助患肢作肩各轴位的助力运动。
(4)双手握肋木下蹲,利用躯干重心下移作牵伸肩部软组织的牵伸练习。
现在学习的是第13页,共24页
(5)利用肩轮等器械进行肩部主动运动
(6)利用哑铃作增强肩胛带肌肉的抗阻运动。
(7)医疗体操:
①手指爬墙
②背动作
③抱颈
④旋肩
⑤展翅
现在学习的是第14页,共24页
关节松动术是西方现代康复治疗中基本技能之一,近几年来在国内外发展较快,应用广泛,其疗效肯定。关节松动术根据关节运动的生物力学原理,在关节面施以微小活动,从而引起骨关节较大幅度的活动。
特点
针对性强,见效快
实用、有效
病人容易接受
治疗
关节功能障碍如活动受限或疼痛
现在学习的是第15页,共24页
其主要治疗机制为:
①促进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和关节内纤维软骨无血管区的营养,预防因肿胀、疼痛以及关节活动受限所引起的关节软骨退变;
②缓解疼痛,刺激关节的力学感受器,减少脑干和脊髓致痛物质的释放,提高痛阈;
③松解组织黏连,保持或增加周围软组织的伸展性,改善ROM;
④增加本体反馈。本体感受器位于关节、关节囊和肌腱内,传人神经将关节感受器接受到的冲动传人中枢神经,增加位置感和运动觉。
现在学习的是第16页,共24页
操作程序
病人体位
舒适、放松、无疼痛的体位
通常为卧位或坐位,
尽量暴露所治疗的关节并使其放松
达到关节最大范围的被松动
治疗者位置
靠近所治疗的关节
现在学习的是第17页,共24页
治疗前评估
分清具体的关节
找出存在的问题
疼痛、僵硬及其程度
根据问题的主次,选择有针对性的手法
当疼痛和僵硬同时存在时
先用小级别手法(Ⅰ、Ⅱ级) 缓解疼痛
再用大级别手法(Ⅲ、Ⅳ级) 改善活动
治疗中要不断询问病人的感觉
根据病人的反馈来调节手法强度
现在学习的是第18页,共24页
理疗
肩周炎理疗的重点是:止痛、 消炎、防止粘连,预防肩关节功能障碍。
常用的理疗方式有温热疗法,高压氧,激光,放射疗法,磁场和超短波治疗,音频电疗法。
肩周炎精简版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