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5知识点总结
目录
第一章 解三角形 2
第二章 数列 3
一、求通项公式的方法 5
1、由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 5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5
3、由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 5
4、其他 5
数为,则,且,
.②若项数为,则,且,(其中,).
17、如果一个数列从第项起,每一项及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比数列的公比.
18、在及中间插入一个数,使,,成等比数列,则称为及的等比中项.若,则称为及的等比中项.
19、若等比数列的首项是,公比是,则.
20、通项公式的变形:①;②;③;④.
21、若是等比数列,且(、、、),则;若是等比数列,且(、、),则;下角标成等差数列的项仍是等比数列;连续m项和构成的数列成等比数列。
22、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公式:.
时,,即常数项及项系数互为相反数。
23、等比数列的前项和的性质:①若项数为,则.
②. ③,,成等比数列.
24、及的关系:
一、求通项公式的方法
1、由数列的前几项求通项公式:待定系数法
①若相邻两项相减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列两个方程求解;
②若相邻两项相减两次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列三个方程求解;
③若相邻两项相减后相除后为同一个常数设为,q为相除后的常数,列两个方程求解;
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①若化简后为形式,可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求解;
②若化简后为形式,可用叠加法求解;
③若化简后为形式,可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代入求解;
④若化简后为形式,则可化为,从而新数列是等比数列,用等比数列求解的通项公式,再反过来求原来那个。(其中是用待定系数法来求得)
3、由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
① ② ③检验,若满足则为,不满足用分段函数写。
4、其他
(1)形式,便于求和,方法:迭加;
例如:
有:
(2)形式,同除以,构造倒数为等差数列;
例如:,则,即为以-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3)形式,,方法:构造:为等比数列;
例如:,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得:,即等比,公比为2。
(4)形式:构造:为等比数列;
(5)形式,同除,转化为上面的几种情况进行构造;
因为,则,若转化为(1)的方法,若不为1,转化为(3)的方法
二、等差数列的求和最值问题:(二次函数的配方法;通项公式求临界项法)
①若,则有最大值,当n=k时取到的最大值k满足
②若,则有最小值,当n=k时取到的最大值k满足
三、数列求和的方法:
①叠加法、倒序相加
具备等差数列的相关特点的,倒序之后和为定值;
②错位相减法
适用于通项公式为等差的一次函数乘以等比的数列形式,如:;
③裂项相加法
适用于分式形式的通项公式,把一项拆成两个或多个的差的形式。如:,等;
④分组求和法
适用于通项中能分成两个或几个可以方便求和的部分,如:等;
四、综合性问题中
①等差数列中一些在加法和乘法中设一些数为类型,这样可以相加约掉,相乘为平方差;
②等比数列中一些在加法和乘法中设一些数为类型,这样可以相乘约掉。
第三章:不等式
1、;;.
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可以用相减法;相除法;平方法;开方法;倒数法等等。
2、不等式的性质: ①;②
必修5高一数学人教版最全知识点必须珍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